顯示具有 趣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趣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膽與勇氣




早陣子講課,提到有關膽在中醫的功能,有學生問到︰「我做了割膽手術,往後也覺得自己比以前膽小呢。是否跟膽的功能有關呢?」

中醫的「五臟六腑」是一個身體系統的概念,並非單指解剖時肉眼看到的器官功能。在中醫理論來說,膽主決斷,《素問‧靈蘭秘典論》中提到︰「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而中醫認為肝藏魂魄,而肝膽是互為表裏的,故膽與情志關係密切。這都說明膽與一個人的決斷能力有關,掌控人的意識和動作。因此在中國人的思維中,以「膽量」來量度勇氣是很常見的,所以便有「膽大包天」、「膽如斗大」等成語了。

現代醫學認為情緒膽量等都是由腦控制,而膽只是一個儲藏和排泄膽汁的器官。不過膽受到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支配,在進食時,負責休息、消化的副交感神經便會使膽囊收縮排出膽汁,膽囊便變小;當身體處於緊張狀態時,負責戰鬥、逃走的交感神經便使奧迪氏括約肌關門,膽囊便會充滿膽汁而脹大。所以當人要面對危險,需要決斷和勇氣時,其實膽囊可能會大一些的,可見膽囊大小也可以反映人的精神狀態。

那位同學上課時提到這個問題,證明他上課真夠專心,聽明了中醫「膽主決斷」的意思,作為老師的我也深覺安慰呢。

這段日子,我們都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氣去面對紛亂的時代,不知道我們的膽要處於脹大的狀態多長的時間呢?


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伊人醫趣—針灸化官非?




明天就是農曆七月十四,跟大家講講醫療鬼怪事。

針灸可以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袪邪。病人來診所找醫師針灸,大部分因為痛症,如頭痛、頸痛、肩痛、腰痛、膝痛、胃痛……也有因為中風、鼻敏感、失眠等病來求醫針灸的。

不過,早前診所來了個「病人」要求針灸化官非﹗

醫師︰「你哪裡不舒服呢?」

病人︰「醫師,我平日頸緊緊的。哎……其實……(支支吾吾地)我想化官非,也是網上找到人家說針灸可以化解法律紛爭。」

醫師 (心裡滴汗,但保持冷靜,繼續問証、檢查)︰「替你檢查過,沒有甚麼大問題,只是頸肌有點緊張,這個可以替你針灸舒緩。至於化官非……如果真的有用,那幾位高官都可以去做做針灸啦。哈哈﹗老實說,這是沒有根據的,醫師只能祝你好運﹗」

聽到這些風水與中醫掛鉤的奇怪行徑,其實作為醫師也頗無奈,深怕人們認為中醫便是迷信的產物。

雖然中醫古代曾有「祝由科」,就是以迷信方法以解除病人疾病痛苦,但祝由治療疾病的病因大多是特定文化背景所致的心理因素。《素問‧五臟別論》︰「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只說有些患者「拘於鬼神」的心理,醫者便藉以解除其心理障礙,比起跟他談「至德」之道更事半功倍,可以說是中醫早期的心理治療吧。至於《內經》基本的立場卻是唯物,不信鬼神的。

因此,大家不要把中醫神化了。

而那位「病人」,很抱歉了,針灸沒有化解官司的根據,只有為他祈禱,盼望他的官司可以得到公平審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