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3天灸日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3天灸日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三九天灸



過了立冬,天氣越見寒冷,關節疼痛、肺系疾病也是這時較易發病。在這個季節,體質偏寒人士可以把握時機做「三九天灸」,以收強身防病之效。

何謂「三九天灸」?

民間對寒冬的有「冬九九」的計時方法,即是將冬至後的81天劃分為9個階段,每9天為一個時段,這又稱為「數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後的第1天至第27天就稱為「三九天」。在三九天進行天灸,便是「三九天灸」了。

而「三九天灸」跟「三伏天灸」原理類似,都是用了中醫「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原則,三伏天灸是在每年按照曆法在天氣最炎熱的三個「伏天」進行,至於三九天灸則與三伏天灸相反,在天氣最寒冷時進行。不過提一提大家,天灸的日子是根據中國農曆曆法計算出來的,與實際氣候或會有不同。

三九天灸是以性味溫熱的中藥製成敷貼,在三九當天敷貼在身體的特定穴位,以改善體質。按夏病冬治的原理,三九天灸是用來預防夏季出現的疾病,但因為天灸所用的藥物有溫熱作用,中醫認為「寒者熱之」,故天灸也可以提升人體陽氣,幫助對抗寒性疾病,如周身寒痹痛、慢性咳嗽、哮喘、易感冒、虛寒性胃痛、腹瀉等。

至於三九天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項與三伏天灸大致相同,大家可以到http://www.leewingyee.com/2013/06/blog-post_9.html重溫《天灸》一文,參考有關資料。

2013年三九天日期
初九 2013年12月22日(星期日)
二九 2013年12月31日(星期二)
三九 2014年01月09日(星期四)

醫師也要開始準備「三九天灸」的事宜了。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天灸



進入六月中,各大中醫診所都忙著開始宣傳三伏天灸療法。究竟甚麼是天灸呢?

「天灸」即採用刺激性的中藥敷貼在特定的穴位上,借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從而防治疾病的穴位敷貼療法。「三伏天灸」也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進行天灸,是以中醫學「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的理論為依據,針對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在夏天作預防性治療,以減低冬季的發病率。

「三伏天」,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庚日,屬金,與肺相配,所以在這時間治療肺系疾病如哮喘、鼻敏感、慢性支氣管炎、易感冒者效果最好。此外,脾屬土,與肺在五行中為母子關係,所以消化系疾病如慢性腹瀉、虛寒性胃痛等亦合用。另外,體質虛寒人士亦可以此增強體質。

「天灸」時敷貼的地方會有少許燒灼感,部份人會有水泡的現象,而敷貼的地方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留印。香港的指引建議成人敷貼2小時,兒童敷貼1小時,其實臨床所見敷貼更長時間療效更佳,但若皮膚發生嚴重疼痛不適或燒灼難忍的感覺,則須撕下敷貼。貼藥部位在3小時內不宜沾冷水,當天亦應禁食寒涼生冷和辛辣之品,貼藥後三天內也要忌食蝦、蟹、牛肉、鵝、鴨、花生及蛋類食物。

但要留意孕婦、1歲以下幼兒、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酶缺乏症患者(G6PD 缺乏症),皮膚破損、容易皮膚過敏,或當日發燒、咽喉發炎皆不宜做天灸。

天灸的療程為連續三年,大家要耐性堅持呀。

2013年的三伏天灸日子如下,有需要可以向中醫師查詢。
初伏:七月十三日(六),中伏:七月二十三日(二),末伏:八月十二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