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消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消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新春消滯湯水

新年期間親友聚會,大家一定吃得很多。
<<學前&親子SuperPARENTS No.009 FEB 2016>>有李頴儀醫師介紹給大家的「有營湯水」,大家可以煮來消消滯~


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消滯

中秋過後,大家可能吃了很多月餅。19/9/2013出版的《親子王周刊 vol.181》有刊登李頴儀醫師介紹的消滯茶,還有兩個簡易消滯穴位,適合吃滯了月餅的大家。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分享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有代表團圓之意思,乃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踏入農曆八月,各式各樣的月餅廣告、檔攤已經加緊推廣,廣式月餅、冰皮月餅、雪糕月餅都紛粉出爐。大家買個月餅吃吃,應應節還是少不了的。

傳統月餅以蓮蓉餡為主要原料,雖然蓮子有養心益腎、鎮靜安神、健脾養胃的功效,可用於脾胃虛弱、心煩多夢、婦女白帶增多等病症,但因蓮子製成餡料時加入了大量的糖和油,質地亦較油膩,多吃會影響血糖、血脂,對於患有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病等人而言,應該少吃或不吃月餅,另外亦不利於脾胃功能較弱或本身消化不良者。

秋季本身氣溫開始轉涼,飲食忌寒、涼,而冰皮月餅和雪糕月餅等都屬於寒涼之品,體質虛寒者更是不宜食用,否則會容易出現腹痛、大便稀溏、甚或腹瀉等。因此,各式月餅都只應淺嘗,不宜多吃,建議大家每次最多只吃四分之一個便好了。

品嚐月餅後,最好可以適量喝些熱水或熱茶,讓甘甜油膩的月餅可以遇熱則化。另外,吃一些新鮮蔬果,都可以解除油膩的感覺。如果吃了太多月餅,還可以飲用酸梅湯,或是以山楂、決明子等泡茶,以消滯清腸,有助消化。

「少食多滋味,多吃壞肚皮」,吃月餅應節,還是大伙兒一同分享為佳。祝願大家在中秋佳節可以與親友共渡歡樂美好的時光﹗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消糉

      

     
      端午節將至,坊間也有說「食過五月稯,寒衣收入槓」,最近大家可能都會吃糉子應節,醫師剛剛也吃了一隻。可是傳統糉子以糯米、鹹蛋黃及肥豬肉等食物製作,較為肥膩及難消化,而且糯米性質較粘滯,食後容易使人有飽滯的感覺,所以實在不宜多吃,尤其本身有消化不良或脾胃功能較差者,則更是少吃為妙。
     假如出現滯膩之感,則可以飲用「蘿蔔烏雞湯」幫助消滯。
     材料︰白蘿蔔一斤,烏雞一隻,陳皮一片,蜜棗兩粒
     做法︰白蘿蔔批皮及切件、烏雞出水後加入煲內,另放入一片陳皮,加入適量清水煲約一小時,加鹽調味即可。此湯具健脾開胃和導滯消積作用,但白蘿蔔有行氣健胃及下氣作用,會抵銷補益藥如高麗參等提氣藥的功效,所以正食用補氣食品的便不宜用此湯了。
     另外,食糉時也可佐以清茶,亦有助減輕肥膩滯口的感覺。
     
    其實,糉子這類礙胃的食物,與家人朋友分享,淺嘗一下便好,正所謂「少食多滋味,多吃壞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