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穴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穴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學習狼人的放鬆法


上個月看電影 <華爾街狼人> 中有一幕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就是主角佐頓貝福初到華爾街工作時,他的上司說他們做股票行業的人壓力很大,所以要學習放鬆自己,並傳授一系列的減壓方法給初出茅廬的佐頓貝福。他教的方法很多都兒童不宜,但其中一個還算是可以參考的,就是拍著胸口啍歌。

他拍的地方是兩乳頭連線中點,正是膻中穴的所在之處,《黃帝內經》稱之為「氣會」,指其可調節人體全身的氣機,而這個穴位又是心包的募穴,因此有寬胸理氣,通絡安神的作用,可治療心悸、心煩、胸悶、心痛、咳嗽、氣喘、嘔吐、噎嗝等。

現代研究亦發現,膻中穴位於人體胸腺的部位,刺激這個穴位可以通過調節神經功能,擴張冠狀血管及消化道內腔徑,可用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而胸腺又是人體產生T細胞的地方,有監視體內變異細胞並將之殺滅的功能,同時參與人體的免疫功能,所以刺激膻中還可以增強免疫力,對延緩衰老也有一定的幫助呢。

現代人工作和生活壓力那麼大,心情難免易煩躁生悶氣,只要按摩刺激膻中,便可使氣機順暢,抖擻精神、平靜心境、提升免疫力,這個「開心穴」不妨多多按揉啦。

若想解鬱指數再提高,還可以如 <華> 片中一樣,一邊拍心口,一邊唱歌,只看自己的趣怪樣子,也夠逗自己高興的。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派對後熊貓出沒



聖誕新年的連串派對,各位美男美女們是否很盡興呢?

可是在密集式熬夜狂歡過後,大家都熊貓上身,面上掛起兩個黑眼圈,真是叫人慘不忍睹。除了立刻去補眠救助以外,確實是要再想想辦法收拾殘局。

這種派對後常見的黑眼圈,是因為熬夜、睡眠不足導致眼周血液循環不暢,而形成眼周肌膚泛青的情況。因此,促進眼周血液循環能有效改善這種類型的黑眼圈,現在就告訴大家具體的方法﹗

一、敷眼
每天睡醒後及睡覺前,連續用溫熱毛巾和冷毛巾交替敷眼各3分鐘。

二、按摩
簡單方法可以經常用手輕輕按摩眼眶周圍的皮膚。
另外,亦可以重點按摩穴位,以疏理經絡。方法如下︰
  • 先以拇指指腹輕按內眼角上方凹陷處的睛明穴約5秒
  • 然後向上推至眉頭內側凹陷處的攢竹穴,並在上穴以拇指打圈按摩約5秒
  • 再沿眉毛推按至眉梢凹陷處的絲竹空穴,按壓約5秒
  • 最後按壓瞳孔直下,眼球與眼眶下緣間的承泣穴,按壓約5秒
  • 以上按摩重覆約3-5次,按摩時應避免按壓眼球,力道僅輕按至有點痠麻感即可,但若眼睛有發炎者不應按摩。
當然,大家還要把生活返回正軌,早睡早起,才是對付黑眼圈的最佳辦法。盼望大家可以快快跟熊貓告別,回復美麗電眼。

不過提提大家,有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充血腫脹,壓迫血管,也會造成眼睛血液循環不佳,血管浮腫而造成黑眼圈。中醫亦有謂︰「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所以,若是已有足夠睡眠,但長期都見有黑眼圈,那便應好好治療各種引起黑眼圈的原發病,調理好身體各臟腑的氣血了。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保護靈魂之窗



現今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人們對電腦螢幕的時間越來越長,雙眼負荷特別重。中大公共衞生和基層醫療院就有一調查指,有三分之二成人因用電腦過長,最少有一種電腦視覺綜合症,如眼倦、眼乾、頸背痛等。

中醫謂「肝開竅於目」,眼睛的健康與肝臟息息相關,而大多的眼睛問題在於肝火上炎和肝血不足,要改善眼倦、目乾等情況,治療多以清肝瀉火、養血柔肝為主,中藥多用菊花、桑椹、杞子、夏枯草等。

亦可以選用以下幾款明目的食療湯水。

杞子蒸黃花魚
材料:薄荷2片(新鮮或乾品亦可)、杞子10粒、黃花魚1條
做法:黃花魚洗淨,再以薄荷、杞子同蒸。黃花魚健脾明目安神,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薄荷清利頭目,適合目倦干澀屬肝血不足之人。

清肝明目茶
材料:杭菊花10粒、決明子20粒、黃糖少許(可選擇不用)
做法:上述材料加熱水焗即可,可加入少許黃糖調味,每日喝1至2次。菊花清肝明目,決明子清熱明目,潤腸通便,適合肝火盛而覺目倦干澀之人。
此外,大家看電腦看到眼倦時可以做「護眼按摩操」,以舒緩眼睛疲勞。
  1. 先以拇指指腹輕按內眼角上方凹陷處的睛明穴約5秒
  2. 然後向上推至眉頭內側凹陷處的攢竹穴,並在上穴以拇指打圈按摩約5秒
  3. 再沿眉毛推按至眉梢凹陷處的絲竹空穴,按壓約5秒
  4. 最後按壓瞳孔直下,眼球與眼眶下緣間的承泣穴,按壓約5秒
以上按摩重覆約3-5次,按摩時應避免按壓眼球,力道僅輕按至有點痠麻感即可,但若眼睛有發炎者不應按摩。

為保護我們的「靈魂之窗」,平日不應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每看螢幕1小時宜閉目養神2-3分鐘,多瞭望綠色遠境。而使用電腦、平板電腦或手機時亦要有充足的光線,以免損害眼睛。此外,每天最好在晚上11時前睡覺,使肝臟能有好的休息,才不會聚積肝火,耗傷肝血。

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消滯

中秋過後,大家可能吃了很多月餅。19/9/2013出版的《親子王周刊 vol.181》有刊登李頴儀醫師介紹的消滯茶,還有兩個簡易消滯穴位,適合吃滯了月餅的大家。




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要命的緊箍咒—偏頭痛


頭痛欲裂有如孫悟空被唐三藏念緊箍咒的滋味,相信患偏頭痛的人士不會陌生,幸好一般只是單側頭痛,不像孫悟空整個頭也痛得要命。

偏頭痛是間歇反覆發作的單側或雙側劇烈頭痛,很多患者發作前常有閃光、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先兆,頭痛呈搏動性,甚者會出現惡心、嘔吐。患者多為女性,多有家族遺傳史,常在情緒激動、失眠、勞累、氣候變化、壓力、月經週期等情況下誘發。

現代醫學尚未找出偏頭痛的明確原因,而從中醫來講,偏頭痛是因風火等病邪,兼素體肝氣鬱結或肝血虧虛,致使經絡痹阻,氣血逆亂,上犯清竅所致,故此病尤與肝的關係密切。

女性以肝為本,而且經、孕、胎、產等生理因素,亦使陰血易虧,《內經》亦云︰「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加上女性大多易於受情緒影響,更易動氣耗血,易使肝木失養,因此女性較多發生偏頭痛。

而春天為肝氣生發的季節,《內經》有說「東風生於春,病在肝」,肝氣易動,所以在春季會較易發生偏頭痛。
在治療上以平肝袪風通絡、養血柔肝為主,常用菊花、天麻、川芎、白芷、蔓荊子、鉤藤、玫瑰花、白芍、當歸、桑椹、枸杞等中藥。另外,臨床上以針灸治療偏頭痛亦有良好效果,一般多取肝膽經及腎經穴位。

預防偏頭痛,平日應保持心情舒暢,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使肝氣條達。飲食調攝亦很重要,應戒吃巧克力、乳酪、番茄、橙汁、茶葉等,因為這些飲食含有一種會造成血管異常收縮的胺基酸,吃後可誘發偏頭痛,而煙、酒、咖啡等刺激性物質更是不能碰。

再給大家介紹三個簡單的穴位,自我按摩可緩解疼痛,預防頭痛復發,可以每天堅持使用。

1. 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
2. 風池穴︰位處頸後,髮際角之凹陷處。
3.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

穴位按摩時用手指的腹按摩,按壓力度由輕至重,再由重至輕,以有痠脹感為佳,按摩50次,約3至5分鐘。

盼望各位孫悟空耐心治療,相信經過治療及適當的生活調攝,師父會減少出來念緊箍咒的。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美顏法寶——三陰交



人人都想保持年輕,延緩衰老,中醫有所謂「有諸內而形諸外」,只要體內陰陽平衡,氣血旺盛,自然由內靚到外﹗

要氣血充盈,調理方面以肝、脾、腎為要。因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且有疏泄氣血之功。為了調理氣血,很多人會尋找很多正方、偏方來吃,其實我們人體已經有個很好的法寶,那就是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三陰交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三條陰經的交滙處,針刺按摩這個穴位可以調整肝、脾、腎三經的經氣,具健脾胃、益肝腎、調經帶的作用。主要用於各類婦科病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消化系病如腸鳴腹脹、泄瀉等;亦會用於失眠、眩暈、水腫、皮膚濕疹等症。

近代研究亦證實,在三陰交施針可以調整生殖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亦可幫助子宮收縮,將阻塞的瘀血排出,達至「去瘀新生」的作用,促進循環系統從新啟動。但就因為這穴位有助宮縮,所以懷孕婦女就要慎用了。

每天用拇指或食指按揉兩小腿三陰交各15分鍾,就能調理月經,祛斑、祛痘、去皺,潤肌膚、去浮腫,確是簡單又化算。不過當然要持之以恆才行,要堅持每天按揉,按揉一個月之後,才能看得到效果。如果指望一兩天就看到效果,實在是妙想天開。

一個人臟腑氣血旺盛,自然容光煥髮,所以不要浪費上天給我們那麼好的簡便法寶,現在就來按按三陰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