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中秋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秋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念中秋芋


小時候,嫲嫲還在時,每逢中秋,嫲嫲都會煮一鍋芋頭,一家人就吃過晚飯後就簡單地把煮熟的芋頭剝皮來吃。

中秋吃芋頭,不止時醫師家裡的習慣,也是廣東人的傳統習俗,在《香港方物志》中亦提到︰「在香港八月十五要用紅芽芋仔拜月」。而又有說中秋吃芋頭是紀念漢人在八月十五起義推翻元朝政權,當時的漢人以韃子人頭祭月,後改以芋頭祭月,而剝芋皮又叫剝鬼皮,所以老一輩人認為,吃芋頭有辟邪消災之意。

雖然醫師不信以芋頭拜月可以辟邪消災,但是芋頭也有其他可用之處的。中醫認為芋頭性平,味甘辛,具有健脾補虛、散結解毒的功用,可以治療脾胃虛弱、納少乏力、消渴、瘰癧、腹中癖塊等。另外,芋頭所含的膳食纖維含量很高,甚至可媲美許多蔬菜的纖維含量,可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又可增加飽食感,減少熱量攝取,是喜愛瘦身減肥人士很好的代食品。而且芋頭含氟量高,具有保護牙齒的作用。

然而,芋頭的粘液中含有草酸鹼,如果沾到皮膚,便會引起皮膚發癢,,而這種皮癢,可以用熱水或鹽水沖洗來解除。不知嫲嫲有多少次被它弄得癢癢的呢?此外,草酸鹼是難以被胃腸吸收的,所以芋頭一定要煮熟,那就可消除那些小毒。

嫲嫲每年過節都給我們弄芋頭,就是想祈求一家人可以平平安安,消災解難吧。醫師沒有跟嫲嫲信奉這傳統宗教,不過嫲嫲的心意,孫兒當然是收到的,所以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以報答她的辛勞。現在不能吃上嫲嫲親手煮的芋頭,只能在佳節倍思親了。

李頴儀醫師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人月兩團圓﹗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帶楊桃一起賞月



兒時臨近中秋,學校的美勞課總會叫同學們自製一個小燈籠,醫師兒時最愛製作的便是楊桃形狀的燈籠,造好了在中秋當晚會帶到屋苑的花園玩。

中秋賞月,除了吃月餅之外,應節的水果相信非楊桃莫屬。楊桃果汁清涼可口,在吃了甜膩的傳統月餅後,配一片楊桃來吃便剛好可解滯。而且,楊桃可以切成一片片星形的橫切面,跟天上皎潔的月亮是十分相配的,確實是賞月的良伴。

楊桃在藥用植物學上又稱為「五斂子」,從中醫角度,楊桃性味為甘、酸、寒,《本草綱目》指其︰「主風熱,生津,止渴」,有下氣和中、清熱止渴、生津消煩、利尿、解毒、醒酒、助消化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風熱型的咳嗽、煩渴、口瘡、口糜牙痛、淋症(小便困難)等。

不過,中醫典籍《藥性考》提到:「楊桃多食冷脾胃,動泄澼(腹瀉)」。因此,對於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食,吃太多會損傷脾胃,可能會拉肚子呢 。而楊桃亦含有一種神經毒素,一般人食用可以被腎臟代謝排除,但若是患重度腎病或尿毒症者,會因神經毒素無法排除而影響身體中樞神經,從而產生中毒症狀,如打嗝、嘔吐、意識混亂、甚至死亡。而楊桃裡的神經毒素,目前醫學界尚未清楚是甚麼,也沒有解藥,要以活性炭洗腎才可以將之排出。所以,高血壓、糖尿病病人,在食用前需注意自己的腎功能,而腎功能不佳的人,便不能食用楊桃了。

就在中秋時節帶著楊桃一起賞月,即使不吃,也可以為地上加幾顆星星點綴,與天上的星月相映照呀。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

---------------------------------------------
本文刊於 19/9/2013 《明報—自由談》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分享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有代表團圓之意思,乃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踏入農曆八月,各式各樣的月餅廣告、檔攤已經加緊推廣,廣式月餅、冰皮月餅、雪糕月餅都紛粉出爐。大家買個月餅吃吃,應應節還是少不了的。

傳統月餅以蓮蓉餡為主要原料,雖然蓮子有養心益腎、鎮靜安神、健脾養胃的功效,可用於脾胃虛弱、心煩多夢、婦女白帶增多等病症,但因蓮子製成餡料時加入了大量的糖和油,質地亦較油膩,多吃會影響血糖、血脂,對於患有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病等人而言,應該少吃或不吃月餅,另外亦不利於脾胃功能較弱或本身消化不良者。

秋季本身氣溫開始轉涼,飲食忌寒、涼,而冰皮月餅和雪糕月餅等都屬於寒涼之品,體質虛寒者更是不宜食用,否則會容易出現腹痛、大便稀溏、甚或腹瀉等。因此,各式月餅都只應淺嘗,不宜多吃,建議大家每次最多只吃四分之一個便好了。

品嚐月餅後,最好可以適量喝些熱水或熱茶,讓甘甜油膩的月餅可以遇熱則化。另外,吃一些新鮮蔬果,都可以解除油膩的感覺。如果吃了太多月餅,還可以飲用酸梅湯,或是以山楂、決明子等泡茶,以消滯清腸,有助消化。

「少食多滋味,多吃壞肚皮」,吃月餅應節,還是大伙兒一同分享為佳。祝願大家在中秋佳節可以與親友共渡歡樂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