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食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食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整個蕃茄飯




之前「整個蕃茄飯」熱爆網絡,醫師的FACEBOOK也一度被它洗版,煮飯我總是遲人十步,在人家都吃到差不多過氣了才落手試做。

它的做法確實非常簡單,只要把一整個蕃茄放在飯煲中間,再適量加上白米、橄欖油、鹽、黑胡椒等,煮熟後把爛熟的蕃茄和飯拌勻即成﹗味道真的有如試過的朋友們所講的一樣,可以給十個讚﹗美味又簡單,很適合我這等懶師奶。

除了貪方便之外,吃這個飯有甚麼好呢?從中醫角度,蕃茄性微寒、味甘酸,歸脾、胃、肝經,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的作用,特別適合口干煩渴、食慾不振人士食用。而現代研究指蕃茄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其含有的茄紅素又能抵抗自由基對細胞的破壞,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衰老和增加人體抗癌能力。

不過,因為蕃茄性偏寒,因此,平素時常胃脘冷痛、飲食不化等脾胃虛寒之人,又或時有痛經的女子於月經期亦不宜多吃。可幸蕃茄這次是拌著飯來吃,有些米氣下肚,可以健脾養胃,所以體質偏寒的醫師都吃多了半碗過過癮。

只是天氣轉涼了,還是吃些暖笠笠薑飯、栗子飯比較適合我,蕃茄飯留著下年再煮吧。

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念中秋芋


小時候,嫲嫲還在時,每逢中秋,嫲嫲都會煮一鍋芋頭,一家人就吃過晚飯後就簡單地把煮熟的芋頭剝皮來吃。

中秋吃芋頭,不止時醫師家裡的習慣,也是廣東人的傳統習俗,在《香港方物志》中亦提到︰「在香港八月十五要用紅芽芋仔拜月」。而又有說中秋吃芋頭是紀念漢人在八月十五起義推翻元朝政權,當時的漢人以韃子人頭祭月,後改以芋頭祭月,而剝芋皮又叫剝鬼皮,所以老一輩人認為,吃芋頭有辟邪消災之意。

雖然醫師不信以芋頭拜月可以辟邪消災,但是芋頭也有其他可用之處的。中醫認為芋頭性平,味甘辛,具有健脾補虛、散結解毒的功用,可以治療脾胃虛弱、納少乏力、消渴、瘰癧、腹中癖塊等。另外,芋頭所含的膳食纖維含量很高,甚至可媲美許多蔬菜的纖維含量,可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又可增加飽食感,減少熱量攝取,是喜愛瘦身減肥人士很好的代食品。而且芋頭含氟量高,具有保護牙齒的作用。

然而,芋頭的粘液中含有草酸鹼,如果沾到皮膚,便會引起皮膚發癢,,而這種皮癢,可以用熱水或鹽水沖洗來解除。不知嫲嫲有多少次被它弄得癢癢的呢?此外,草酸鹼是難以被胃腸吸收的,所以芋頭一定要煮熟,那就可消除那些小毒。

嫲嫲每年過節都給我們弄芋頭,就是想祈求一家人可以平平安安,消災解難吧。醫師沒有跟嫲嫲信奉這傳統宗教,不過嫲嫲的心意,孫兒當然是收到的,所以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以報答她的辛勞。現在不能吃上嫲嫲親手煮的芋頭,只能在佳節倍思親了。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以色列的無花果


新聞報導以巴衝突不斷,早前醫師放大假,就是去了一趟以色列,可幸在街上未見危險情況,一路也都平安。

這次旅行除了認識多了當地風土人情外,也實地了解聖經中的事與物,現在讀到一些經文都有更深刻的形象和體會。

旅程中就親眼看見在聖經中多處提到、地中海地區常見的「無花果樹」。「無花果樹」是聖經中第一個出現的樹名,記載始祖亞當和夏娃犯罪後,知道自己赤身露體,於是拿無花果樹的葉子來編裙子遮羞。而它的果實——無花果,也是聖經故事、比喻常提到的果實,它是以色列主要的糧食之一。新鮮成熟的無花果外皮呈深紫紅色,內裡則艷紅,醫師也有親嘗新鮮的無花果,咬下去口感軟軟的,味道甘甜,曬乾了製成餅可供儲藏為乾糧。

從中醫角度,無花果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胃,潤肺利咽,潤腸通便的功效,常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飲食減少;肺經燥熱,咽喉疼痛或咳嗽;腸燥便秘,或痔瘡出血。而現代研究亦指其所含的脂肪酶、水解酶等有降低血脂和分解血脂功能,進而起到降血壓、預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未成熟果實的乳漿中含有補骨脂素、佛柑內酯等活性成分,具有防癌抗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可以預防多種癌症發生和轉移。

這麼好的果子,醫師當然喜歡。但願大家不止能吃上好果子,在我們的生命也可以結出豐實的果子,讓身邊的人也能嘗到甘甜美善。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戒口忌發


相信有很多人看中醫,醫師都曾經叮囑要戒口,有時可能你會聽到醫師說吃了某某食物會「發」。這個「發」,當然不是發達的「發」啦,而是使你的病情發展得更嚴重的「發」。發物的禁忌在中醫的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甚麼是發物?就是指那些吃了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發疾病的一類有刺激性或富於營養的食物。通常這些發物也是食物,適量食用對大多數人都不會產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適,只是對某些特殊體質及其相關的某些疾病才會誘使發病。《金匾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篇》︰「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難療。」指出食物與疾病轉歸的關係。

發物按其性能都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發熱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等
  2. 發風之物,如蝦、蟹、鵝、雞蛋、椿芽等
  3. 發濕熱之物,如飴糖、糯米、豬肉等
  4. 發冷積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種生冷之品
  5. 發動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
  6. 發滯氣之物,如羊肉、蓮子、芡實等
  7. 民間長期實用結論性發物,如魔芋、芋頭、泡菜、香菜、韭菜等
中醫所謂吃得是否相宜,都是要辨證論治的,所以有因病、因藥、因時、因體質而戒口。如果病屬寒証,或本身體質虛寒,便應忌食寒涼生冷之物,但對於陽熱體質者則不會有些禁忌;如果病屬熱証,又或體質偏熱,便要忌發熱動血之物;如果濕熱重、好發疔瘡的,油膩、辛辣刺激之品便可能成為「發物」,因此都要忌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