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消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消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夏日透心涼



天氣熱得發滾,要想法降溫呢。
<<學前&親子SuperPARENTS No.014 JUL 2016>>有李頴儀醫師介紹的「有營湯水」給大家消暑。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戒除5個錯誤消暑法


雖然過完小暑又大暑,天氣還是熱、熱、熱﹗

在熱氣迫人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用以下的方法消暑,但可知這些方法其實會有損身體呢?

一、打赤膊 (X)
在酷暑天氣很多人會打赤膊貪圖涼快,女士們的衣服也會特別少布,有些男士在熱極時更連上衣也脫掉。不過打赤膊吹風容易受寒,毛細孔急速收縮,會讓濕熱鬱在體內,更容易中暑。因此,在覺得很熱時,可以用濕毛巾擦拭身體,不宜直接用冰敷或打赤膊對著風扇和冷氣吹呢。

二、大量流汗,身體很熱時直接沖冷水澡 (X)
洗冷水澡其實有益健康,但是要注意洗的時間與方式,千萬不能在身體發熱冒汗的時候就直接沖冷水,因為這檥會使寒氣順著大開的毛細孔進入身體,很容易就會生病發高燒。所以,應該先把身上的汗擦乾,讓毛孔稍微收縮,體溫稍稍下降後再用冷水慢慢潑在身上,等到適應水溫後才開始洗冷水澡。

三、喝冰水(X)
在夏季不少人會選擇飲冰水解暑降温,這樣雖然會帶來暫時的舒適感,但大量飲用冰水,會導致毛孔宣泄不暢,肌體散熱困難,餘熱積蓄,更易引發中。而且常喝冰水,會使寒濕困在脾胃,形成脾濕,就易致經常腹瀉、胸悶、胃口變差,有些人由內濕盛而形成外濕,就可能出現周身痠痛的症狀。所以,不要貪一時之快,還是喝溫開水好了。

四、洗完頭髮對著風扇吹(X)
中醫認為頭部是「諸陽之會」,頭髮濕、吹冷風受寒會導致寒濕阻滯經絡,「不通則痛」,經絡不通因而導致頭重、頭痛、精神不能集中。因此,無論你的頭髮是長是短、是多是少,洗完頭髮後都要用熱風筒把頭髮吹乾。

五、寧願睡地板也不睡床(X)
床上鋪了床褥,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熱,便寧願睡在地皮上。其實睡覺時應該睡在離地面至少30公分的床上,避免受到地板寒氣、濕氣侵襲,呼吸系統也比較不易被地上的灰塵影響。如果很熱,可以在床上鋪涼席。電風扇不要直吹,打開窗戶讓空氣對流,也會比較涼爽。

為保健康,如果你還在用這些方法解暑,就應快快戒掉啦。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涼透心飲食



天氣越來越熱,可能你都察覺到春天已漸漸與我們遠離,其實今天 (5/5) 便是立夏,代表我們剛剛踏入夏季了。夏季以暑邪當令,而《素問‧藏氣法時論》云︰「心主夏」,夏季與心氣相通。順應四時是養生的首要原則,因此夏天我們要消暑、養心。

現在就介紹兩個清涼飲食給大家,讓大家清心、解暑吧。

1. 蓮子百合湯
材料︰蓮子30克、百合15克、瘦肉100克、蜜棗2枚。
作法︰瘦肉汆水,將以上各材料洗淨,同放進煲內,加水適量,煮約2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蓮子有清心除煩、健脾止瀉作用,百合能潤肺清心安神,對夏熱心煩不眠有治療作用。

2. 冬瓜綠豆糖水
材料︰冬瓜250克、綠豆75克、紅糖適量。
作法︰冬瓜洗淨去皮及瓜籽,將瓜肉切成粒狀,綠豆洗淨。將準備好的綠豆放入煲內,以清水煎煮,待豆粒將煮成豆糜狀時,加入切好的冬瓜,再煲20分鐘,加入紅糖調味。
功效︰冬瓜清熱解暑;綠豆清涼解毒、消暑利水;紅糖解毒潤燥。三者合用可清熱解暑、除煩止渴。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大暑吃西瓜



是日(22/7/2013)大暑,是最炎熱的一個節氣,空氣悶熱,熱得人人也心煩氣躁,除了靠「心靜自然涼」之外,不如吃吃清甜又多汁的西瓜,以解熱消暑﹗

西瓜又有名「夏季水果之王」,其性寒味甘淡,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尿等功效,適用於暑熱煩渴、熱病傷津、小便不利、咽喉腫痛、口瘡目赤之人,《本草逢源》中也指西瓜是天生的白虎湯 (清熱的中藥湯劑)。

現代研究亦指西瓜果肉內含的氨酸及精氨酸等成份,能加增尿素的形成,具利尿的作用,而酒後喝杯西瓜汁,借其利尿作用,可幫助排走體內的酒精成份。另外,西瓜種子含有一種皂樣成分,有軟化和擴張血管的作用,以達降血壓之效。而藥理研究亦發現西瓜的瓜氨酸能增加進入陰莖海綿體內的血液量,並促進血管內釋放一氧化氮,類似於偉哥的藥理作用。不過要吃最少30個西瓜的瓜氨酸才會有一顆偉哥的效力,所以男士們不用為此狂吃西瓜,以免吃壞肚皮。

雖然西瓜此時當令,但因其性寒質滑,多食會積寒助濕,所以凡中寒濕盛、脾虛溏瀉、病後、產後都忌食。另外,因為西瓜的糖分和其利尿作用,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腎臟負荷,使血糖尿糖提升,所以糖尿病患也應慎吃西瓜。

而正常健康的人也要保持節制,不可一次吃太多或長期大量地吃,因為西瓜水分較多,大量水分會沖淡胃液,引起胃炎、消化不良或腹瀉。李時珍曾告誡「西瓜乃生冷之品,俗以為醍醐灌頂,甘露灑心,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傷脾助濕之害也。」

趁著大暑,熱底人士不妨吃些少西瓜,但要謹記「少食多滋味」呀﹗

-----------------------------
本文於19/7/2013刊於《明報—自由談》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夏至解暑



今天 (21/6/2013)是「夏至」,在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使北半球受光最多,所以是一年當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有說「不過夏至不熱」,夏至後的氣溫會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熱的天氣了,所以大家要小心中暑呀。


中暑在中醫又稱「中暍」或「發痧」。起因是長時間在烈日或高溫下,感受到暑熱或暑濕的穢濁之氣,引起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水電解質失衡,以及神經系統功能受損,出現頭昏、眼花、頭痛、乏力、四肢發麻、耳鳴、噁心、嘔吐、胸悶、心悸、高熱、口渴、大汗、神昏瞻語、抽搐、昏迷等症狀,如不及時救治,會有生命危險。


如發現自己或身邊友人出現呼吸急促、眩暈、嘔吐、高燒、無汗、皮膚發疳或有出血小紅點等症狀時,應立即帶患者到陰涼通風處休息,並用濕冷毛巾擦拭全身,幫助降溫。若患者清醒,應補充含鹽份飲料。



另外,可以使用刮痧法。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潔的後頸部兩側、脊柱兩側、頭骨上下、胸骨等處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順著刮,用力均勻,每次刮5~6遍或皮膚出現紫紅色刮痕為止。多數病人刮後就可以感到頭腦清醒。但如病情較重或刮痧無效,則應及早找醫生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夏日預防中暑,可以留意以下幾點︰

  • 在酷熱的天氣下便應避免長時間在戶外的活動
  • 如要外出,可穿淺色、寛鬆、通爽的衣物,載上帽子或撐傘以阻擋陽光直射及幫助散熱
  • 不時補充足夠的水份和電解質
  • 避免喝含咖啡因和酒精飲品,以防脫水

再介紹幾個消暑湯給大家,暑天季節可以飲用。

1.綠豆湯

材料︰綠豆30、冰糖適量
作法: 綠豆洗淨,以水浸過綠豆約兩公分,浸30分鐘後加熱水1000ml,以中火燜煮綠豆至熟爛,加入適量冰糖攪拌即可。綠豆味甘、性寒,能入心、胃兩經,具有清熱消暑、利尿消腫、潤喉止渴及明目降壓之功效,對於中暑、咽喉炎、瘡癤等有較好療效。但綠豆性寒,低血壓患者及正逢生理期的女性不宜食用。

2.冬瓜苡仁湯
材料︰冬瓜50克、薏苡仁20克、芡實10
冬瓜清熱利水,消暑去濕;苡仁健脾利濕,清熱排膿;芡實補脾去濕、益腎固精。但小心大劑量薏苡仁可能導致流產,因此孕婦忌食。

3、酸梅湯:

材料︰烏梅50克,桂花5克
將烏梅浸泡半小時,煎煮15分鐘後放入桂花,再煮幾分鐘後過濾取汁,加入白糖適量和食鹽少許,待冷後代茶飲。本品有清暑開胃、生津止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