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入讀中醫前請三思
下星期一(2013年7月15日)便是第二屆中學文憑試發放成績的日子,有些同學會在知道成績之後調動選科的次序,尤其是考得比預期中稍遜的同學,希望可以抓到個「水泡科」,並以能進入大學的門檻為目標。
可能跟中醫的出路不算十分康莊有關,很可悲地曾經聽聞有學弟妹以中醫科為「水泡」,結果真的游進了中醫世界。翻查近兩年各大院校中醫科的入學成績真的比早年差得遠,難怪有人為了入大學就看中了中醫科。只是醫師在此奉勸大家選科前要想清楚,若果對中醫完全沒有興趣,花六年光陰去讀實在不划算。
首先,現今成為現代化的中醫需要了解現代醫學,必會讀到如解剖、西醫生理病理診斷等,所以符合中醫科入學要求的必須有選修理科科目,包括生物、化學、物理、組合科學等,才有足夠的理科根底。但同時讀中醫更要學習傳統中國的哲學思維,而且讀中醫經典時還需要大量接觸文言文,故此文科的背景也是非常重要。若果沒有這個心理準備,分分鐘讀到精神分裂。
而要讀這麼多的科目,當然是很花時間,所以讀中醫除了比一般學科多讀兩年外,平日的課堂也是很充實的,記得當年住宿舍時見到同房的時間表有大量空堂簡直嚇一跳,因為中醫經常由上午九時半上課至下午五時半已是等閒事。另外,因為醫科要背誦的東西比較多,放學後當然還要抽時間溫習功課,成績不符合要求的話,學院是會把同學留級的。因此同學如果只為了入大學而非喜愛中醫的話,選了中醫科基本上沒有太多空間給你享受大學生活。
而最大關鍵是讀中醫的同學學習的是醫科,將來很大機成為醫生,會接觸到不同的病人,因此學醫者必須要具愛心和夠細心,才能給病人適切的照顧。另外,也要對自己有要求及有上進心,因為讀中醫是一個終身學習,並不是讀完了一個課程便可以成為好醫生的。正如孫思邈的《大醫精誠》就給讀中醫的同學好好的提醒︰第一要精,即醫者要有精湛醫術,醫道乃「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第二要誠,即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相信這些都不是對中醫沒有興趣、沒有抱負的人能做到的。
講這麼多其實不是要勸阻大家不要選讀中醫,而是盼望讀中醫的人都是對中醫有興趣、有抱負的,這樣中醫界才會有進步。而且不論任何科目也好,若果讀的不是心裡有所熱愛的,大學生涯也頗難捱,發覺選錯科而轉系甚至重考的人每年也不鮮見,所以選科之前請三思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Thx for your sharing and advice:)
回覆刪除不客氣 :)
刪除有同感,雖然我在大陸讀完番黎考中醫執照,但講真如果對中醫冇興趣,就真係讀到喊,尤其中外和骨傷科。
回覆刪除想問下如果只有讀生物,沒有讀化學可以讀中醫的嗎??
回覆刪除各院校有不同收生標準,建議你到大學網站細查他們的準則。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