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美顏法寶——三陰交



人人都想保持年輕,延緩衰老,中醫有所謂「有諸內而形諸外」,只要體內陰陽平衡,氣血旺盛,自然由內靚到外﹗

要氣血充盈,調理方面以肝、脾、腎為要。因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且有疏泄氣血之功。為了調理氣血,很多人會尋找很多正方、偏方來吃,其實我們人體已經有個很好的法寶,那就是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三陰交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三條陰經的交滙處,針刺按摩這個穴位可以調整肝、脾、腎三經的經氣,具健脾胃、益肝腎、調經帶的作用。主要用於各類婦科病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消化系病如腸鳴腹脹、泄瀉等;亦會用於失眠、眩暈、水腫、皮膚濕疹等症。

近代研究亦證實,在三陰交施針可以調整生殖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亦可幫助子宮收縮,將阻塞的瘀血排出,達至「去瘀新生」的作用,促進循環系統從新啟動。但就因為這穴位有助宮縮,所以懷孕婦女就要慎用了。

每天用拇指或食指按揉兩小腿三陰交各15分鍾,就能調理月經,祛斑、祛痘、去皺,潤肌膚、去浮腫,確是簡單又化算。不過當然要持之以恆才行,要堅持每天按揉,按揉一個月之後,才能看得到效果。如果指望一兩天就看到效果,實在是妙想天開。

一個人臟腑氣血旺盛,自然容光煥髮,所以不要浪費上天給我們那麼好的簡便法寶,現在就來按按三陰交吧﹗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打走黑面神—黧黑斑

人人都怕黑面神,遠遠見到都會退避三舍。不過如果面部有黑褐色斑,便很容易讓人誤會,以為你經常掛起包青天大人的面具。尤其人到中年,走上頭面的陽明經氣開始衰敗,內經有云,「女子五七 (35歲),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堕」,「男子六八 (48歲),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到時候更易見到面焦焦。

這種色斑稱為黧黑斑,是一種發於面部的淺褐色或深褐色的色素沉著性皮膚病,類似西醫的黃褐斑或黑病變,其原因尚未完全明療,一般認為是內分泌失調,常與妊娠、長期口服避孕藥、月經紊亂有關,亦可見於肝病、結核病、癌症患者。從中醫來說,多因脾氣不足,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或腎精虧虛,使氣血不能潤養肌膚所致。治療上可據辨證,採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滋補肝腎等法,多用丹梔逍遙散、歸脾湯、六味地黃丸為基礎加減,同時亦可輔以外治法、耳針及體針治療。

目前有以剝脫術去處理黧黑斑,但這方法要慎重使用,因為這方法雖然可以較快達到袪斑增白的效果,但往往只是暫時的,若處理不當甚至會導致色素沉著更深,或導致表皮變薄,微小血管擴張,皮膚失去彈性,甚至會留下疤痕呢﹗

另外,可以飲黑白木耳飲,可以消潤化斑,潤膚滋肌。
材料︰黑木耳10克,白木耳5克。
作法︰將二耳研細末,每次5克,用蜂蜜沖水飲,每日3次,飲用1個月。

亦可在家自行製作外用雞蛋膏,能起美白、潤膚、除皺的作用。
材料︰雞蛋7隻,白酒500克。
作法︰將雞蛋放入白酒中,密封7日,每日用1隻,煮熟後去殼,搗爛如泥,外塗患處,每日2次。

平日避免日曬,外出要打傘和塗防曬霜。不要濫用化妝品,尤其劣質的化妝品。注意多飲水,攝入富維他命A、C、E食物。睡眠充足,避免疲勞憂慮,保持樂觀的精神。積極預防和治療婦科疾病。

不再黑面,自然人見人愛。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戒煙,我撐你﹗



有一天突然有病人走來找我︰「醫師,我已經半年都沒有食煙﹗真開心﹗謝謝呀﹗」我記得她因為身體出了毛病,所以決定戒煙。人人都知吸煙危害健康,能夠成功戒煙,對自己、對身邊人都真是件高興事。

自從《定額罰款 (吸煙罪行) 條例》實施以來,更多人關注戒煙,衞生署亦推廣一系列的戒煙服務幫助吸煙人士戒煙,方法包括戒煙輔導、戒煙貼、戒煙西藥、針灸戒煙等等。

咦?原來針灸都可以戒煙?無錯﹗有些戒煙人士指針灸後吸煙的意慾會降低,當然這個反應只是因人而異,但確實針灸可以幫助戒煙人士在戒煙其間減輕其退癮症狀,例如心煩、易怒、頭痛、失眠、精神不集中,口乾等。

針灸方法主要是根據戒煙人士的退癮症狀而選穴,例如肝火盛者會頭痛、煩躁易怒,則用太沖穴平肝熄風;如果肝腎不足、脾氣虛弱,易感疲倦、精神不集中者,可以三陰交調補肝腎和足三里扶正培元等。另可加配耳針,刺激耳穴神門、內分泌、皮質下和交感,有研究指刺激以上耳穴可以興奮迷走神經,抑壓因戒煙而產生的交感神經亢奮症狀,從而達寧神、安眠等作用;另加配相應部位的穴位,以助引經氣入相關臟腑。

戒煙的成敗最終還是要靠戒煙人士的決心。以前在車仔見不少針灸戒煙人士,如果那人說「食埋呢支就唔食」,又不願意將所有與吸煙有關的用品丟棄,那他多數戒不掉,一來令人上癮的尼古丁一直未有完全離開過他,二來他這樣說亦反映他的決心不足。

從過往接觸個案所見,若戒煙者有身邊家人朋友支持,成功機會更大。曾經有些兩夫婦、兩母女一同戒煙的,或是戒煙者背後有妻兒鼓勵的,他們互相支持與監督,都很快便能夠戒煙,所以決定戒煙後,應跟身邊家人及朋友表明戒煙的決心。

戒煙時如有吸煙的衝動,要自我警醒,把吸煙的衝動推遲,深呼吸及多喝水,可以減低尼古丁的影響及有助清除身體內因吸煙而積聚的有毒物質。做輕柔的運動、到郊外旅行、做一些自己愛好的活動等,都是一些可減少吸煙的衝動及加強身體健康的方法。吃新鮮生果及無糖香口膠也是戒煙替代品,可用來減低口腔習慣及心理依賴。

希望每一位吸煙人士能最終戒煙成功。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夏日炎炎正好眠



夏天又熱又多雨,有時確是懶得外出走動,所以俗語說「夏日炎炎正好眠」,睡個好覺讓身心恢復過來,確是一大樂事。然而,按香港大學2003年的<香港在職人士的睡眠質量調查>發現,有一半被訪者曾經持續一段時間(即最少連續三日)睡眠質量欠佳,想睡又不能睡真的讓人很煩擾。


失眠,又稱不寐,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輕者入寐困難,易醒,醒後不能再睡,或時寐時醒,重者甚至整夜不能入眠,同時又可伴頭痛、頭暈、心悸、健忘等。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軀體疼痛性疾病、焦慮症、抑鬱症、恐懼症,某些藥物的應用、心肺功能不全等,或由心理或環境的因素引起,也有少數找不出肯定原因的失眠。

中醫認為失眠總屬陽盛陰衰,陰陽失交。其形成的原因很多,或因思慮、勞倦太過,暴喜暴怒、久病體虛,致精血內耗,或因飲食不節,痰熱內生,熱擾神明,就如《內經》所述「胃不和則卧不安」。當中以虛者為多見,虛者多屬陰血不足,責在心脾肝腎,而實者多因肝鬱化火,食滯痰濁,胃腑不和。在治療上以補虛瀉實,調整陽為原則。虛者補其不足,益氣養血,滋補肝腎;實者瀉其有餘,消導和中,清火化痰。此外,亦能通過針灸、耳針等調節陰陽平衡,疏通經絡氣血以改善睡眠。

大家亦可以在中醫師的指導下用安神食療方︰
酸棗仁湯
材料︰酸棗仁9克
作法︰酸棗仁搗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時服用。酸棗仁養心安神,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有較恆定的鎮靜作用。

百合桂圓蓮子糖水
材料︰百合、桂圓、蓮子各9克,冰糖適量
作法︰百合洗淨泡軟,水滾很加入百合、桂圓、蓮子,再煮15-20分鐘,加入冰糖即成。百合清心安神潤肺,桂圓補心脾益氣血,蓮子補脾益腎,養心安神。

要有一覺安眠,當然不能單靠藥物和針灸,平日生活調攝和精神治療亦非常重要。患者應保持情緒平靜安穩,消除煩惱思慮,始終心病還需心藥醫。另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包括定時上床、起床、不可賴床;選用合適的寢具,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睡前不吃過飽或過飢餓;同時要避免喝咖啡、茶或含酒精的飲料,更不可吸煙;在日間作適量的體育鍛練,或配合氣功亦可幫助入睡。

優質的睡眠能使人精力充沛,得以重新投入工作,而且還可以促進健康。祝願大家身心調適好,四季都可安眠呀!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夏至解暑



今天 (21/6/2013)是「夏至」,在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使北半球受光最多,所以是一年當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有說「不過夏至不熱」,夏至後的氣溫會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熱的天氣了,所以大家要小心中暑呀。


中暑在中醫又稱「中暍」或「發痧」。起因是長時間在烈日或高溫下,感受到暑熱或暑濕的穢濁之氣,引起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水電解質失衡,以及神經系統功能受損,出現頭昏、眼花、頭痛、乏力、四肢發麻、耳鳴、噁心、嘔吐、胸悶、心悸、高熱、口渴、大汗、神昏瞻語、抽搐、昏迷等症狀,如不及時救治,會有生命危險。


如發現自己或身邊友人出現呼吸急促、眩暈、嘔吐、高燒、無汗、皮膚發疳或有出血小紅點等症狀時,應立即帶患者到陰涼通風處休息,並用濕冷毛巾擦拭全身,幫助降溫。若患者清醒,應補充含鹽份飲料。



另外,可以使用刮痧法。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潔的後頸部兩側、脊柱兩側、頭骨上下、胸骨等處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順著刮,用力均勻,每次刮5~6遍或皮膚出現紫紅色刮痕為止。多數病人刮後就可以感到頭腦清醒。但如病情較重或刮痧無效,則應及早找醫生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夏日預防中暑,可以留意以下幾點︰

  • 在酷熱的天氣下便應避免長時間在戶外的活動
  • 如要外出,可穿淺色、寛鬆、通爽的衣物,載上帽子或撐傘以阻擋陽光直射及幫助散熱
  • 不時補充足夠的水份和電解質
  • 避免喝含咖啡因和酒精飲品,以防脫水

再介紹幾個消暑湯給大家,暑天季節可以飲用。

1.綠豆湯

材料︰綠豆30、冰糖適量
作法: 綠豆洗淨,以水浸過綠豆約兩公分,浸30分鐘後加熱水1000ml,以中火燜煮綠豆至熟爛,加入適量冰糖攪拌即可。綠豆味甘、性寒,能入心、胃兩經,具有清熱消暑、利尿消腫、潤喉止渴及明目降壓之功效,對於中暑、咽喉炎、瘡癤等有較好療效。但綠豆性寒,低血壓患者及正逢生理期的女性不宜食用。

2.冬瓜苡仁湯
材料︰冬瓜50克、薏苡仁20克、芡實10
冬瓜清熱利水,消暑去濕;苡仁健脾利濕,清熱排膿;芡實補脾去濕、益腎固精。但小心大劑量薏苡仁可能導致流產,因此孕婦忌食。

3、酸梅湯:

材料︰烏梅50克,桂花5克
將烏梅浸泡半小時,煎煮15分鐘後放入桂花,再煮幾分鐘後過濾取汁,加入白糖適量和食鹽少許,待冷後代茶飲。本品有清暑開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再見鼻敏感,做事更醒神



香港空氣污染嚴重,而且在炎炎夏日,大多數辦公室都開著勁大冷氣,白領人士日日火爐雪櫃進進出出,難怪最近浸會大學調查發現,本港六成人有鼻敏感症狀,每天包雲吞、打噴嚏、鼻塞塞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加上它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如鼻息肉、鼻竇炎、中耳炎、哮喘等,危害身體健康,影響工作和學習的能力,確實讓人十分煩擾。

現代醫學認為鼻敏感主要由IgE介導的炎症反應,其治療多採用抗過敏為主,但復發率高,治癒率低。鼻敏感,中醫稱為鼻鼽,是以突然或反復發作的鼻癢,噴嚏頻頻,清涕如水,鼻塞等症為主要表現的鼻病。所謂「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當人體正氣不足,便難以適應氣候及環境的轉變,因此鼻敏感的患者出入溫差大或空氣較污染的地方,晨早天氣清涼時分、季節轉變或身體疲累時較易發作。此病以虛証為多見,與肺、脾、腎關係最密切,治以補氣為主,兼顧溫裏、理氣以扶正,同時可配合針灸加強療效,亦可每年天灸以提高人體正氣。

發作時候可用生薑數片,加入少許紅糖泡茶服用,以舒緩不適。而肺氣虛寒之人亦可以飲以下的食療湯水以補氣固本,健脾益肺。
黃蓍白朮防風湯
材料:黃蓍9克、炒白朮9克、防風9克、雞一隻
作法:雞去臟洗淨,加入前三味,放入鍋內燉三小時即可。

另外,經常揉按鼻兩旁亦可防治鼻敏感,《養性書》提到 「常以手中指,於鼻樑兩邊揩二三十遍,令表裏俱熱,所謂灌溉中岳,以潤於肺也。」可自眉心印堂穴揉按至鼻翼兩旁迎香穴,重點是要揉按至有溫熱感,以達溫通經絡之效。

平日患者應作息有度,注意保暖,穿足夠的衣服,忌食寒涼生冷的食物,如汽水,沙津、魚生、西瓜、豆腐等。避免接觸花粉、動物毛髮、化學物品如清潔劑、香水、化妝品、漆油、樟腦、殺蟲劑等氣味,還應戒除煙酒,減少不良刺激。定期清洗枕頭、床單,避免塵蟎滋生,保持環境清潔,乾爽及空氣流通。並要多做運動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

鍛鍊好身體,踢走鼻敏感,精神就更爽利啦﹗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趕走狐狸,除腋汗




夏天出汗頻繁,特別是腋窩位置,一抬手就看到濕了一片,真是尷尬極了﹗ 而且腋窩經常濕漉漉令人很不舒服,還有機會造成局部異味和衣衫著色。
腋窩多汗的真正原因尚未清楚,一般認為跟局部汗腺過於發達或者調節汗腺的神經太過敏感有關,並有家族遺傳傾向。其他誘因包括壓力、情緒刺激、飲食不節等。患者可能獨有腋汗,亦可能伴隨其他如手足、頭面多汗情況。濃稠的汗液經皮膚上寄生的細菌分解後,就產生特殊氣味。腋下多汗容易滋生細菌,故味道特別濃烈。

腋下汗多一般都屬於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但如果狐臭嚴重的話,才需要治療。中醫認為腋窩出汗屬熱象,多由肝膽濕熱或少陰挾熱所致。肝膽二經分佈於兩脅,熱邪內鬱,迫津循經出於腋下,故主要責於肝膽。另心經有熱,心火循經上沖,薰蒸心液從腋下溢出。中醫治療以清熱,調理臟腑經絡為主。

治療腋汗首選外用止汗劑。選購時,要留意產品成分,含10-25%的鋁鹽(aluminium based compounds)較佳,最好不含香精,以避免不必要的皮膚刺激。正確使用方法是,每天在腋窩沒出汗的情況下塗抹,臨睡前用最好,6-8小時後醒來清洗掉即可。當出汗情況改善後,維持一星期使用1-2次來控制。

大家亦可試試自己動手調配中藥止汗粉。
組方1:煅牡蠣20g、麻黃根20g、煅龍骨15g、赤石脂15g
組方2:防風30g、白芷30g、細辛15g、川芎15g、明礬30g
將藥材磨粉備用。最好剃除腋毛,洗淨擦乾後才撲藥粉。每天2-3次。

另外,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洗澡後撲爽身粉保持腋下乾燥,定期磨除角質死皮,保持毛孔通暢,減少皮脂堆積,可避免細菌滋生。飲食上,平時多吃瓜果蔬菜,避免暴飲暴食、酗酒,還應少食高糖、肥膩、太鹹太辣、不新鮮的海產等刺激汗腺的食物。



做個香香公主,姊妹們快來清除狐狸味啦﹗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濕疹的食療



上一篇講過濕疹的中醫調理,現在介紹一些食療方給大家。

<急性期>
發病迅速,以密集紅色丘疹、水疱為主,滲液較多,瘙癢劇烈,伴口渴心煩,倦怠乏力,尿黃便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生地銀花瘦肉湯
材料︰生地、金銀花各30克,陳皮15克,淡竹葉10克,瘦肉180克,鹽適量。
作法︰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放入以上材料,改用中火炖1小時。此湯可袪風清熱,利濕止癢。

<亞急性期>
發病較緩,皮損潮紅瘙癢,抓後糜爛滲出,可見鱗屑,伴四肢乏力,納少,腹脹便溏,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白術茯苓粥
材料︰白術、茯苓、黨參、山藥各10克,粳米100克,白糖10克。
作法︰前四味加水煎汁,去渣後與洗淨的粳米同煮粥,加入白糖調味。此粥可健脾利濕,袪風止癢。早晚分食,連服7-10天。

<慢性期>
病情反覆發作,皮膚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蘚樣變,顏色暗紅或色素沉著,脫屑,伴腹脹納差,頭暈乏力,腰酸肢軟,睡眠欠佳。舌淡紅,苔薄白,脈濡細。
桑椹枸杞紅棗粥
材料︰桑椹子30克,枸杞子30克,紅棗10枚,百合30克,粳米100克。
作法︰前四味加水煎汁,去渣與粳米100克同煮粥。此粥可養血潤燥,袪風止癢。早晚分食,連服5-10天。

當然食療方的應用都應該先咨詢中醫師的意見呀﹗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對付濕疹,再展嫩肌





美女們都渴望有光滑靚靚的皮膚,但如果手腳有濕疹,便很影響纖纖玉手和玉腿的觀瞻,所以很多濕疹患者惟有穿上長袖來掩蓋。而且濕疹令皮膚瘙癢難耐,也讓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不便。

濕疹中醫稱濕瘡,以多形性皮損,對稱分佈,易於滲出,自覺瘙癢,反覆發作和慢性化為特徵,長遠會令皮膚乾燥脫屑、色素沉著。

濕瘡本身不具傳染性,但是濕瘡的發作與身體容易過敏有關。總因稟賦不耐,風、濕、熱阻於肌膚所致。香港整體氣候炎熱潮濕,亦使濕瘡的發病機會增加。另外飲食不節,好吃辛辣肥膩生冷,或嗜酒,都易使脾失健運,濕熱內生。病久耗傷陰血,化燥生風。

中醫把濕瘡病根據發病時間分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急性是指病程不超過三個月的濕瘡,慢性是指超過六個月的濕瘡,介乎兩者之間即稱亞急性。一般而言,急性發作的濕瘡有皮疹紅癢,夜間加重,皮膚或出現潰破皮損,流出滋水,愈合後又可再發,呈對側分佈,好發在皮膚皺摺位如頸部、手肘內側、腹股溝、膕窩等位置。慢性濕瘡病程較長,除皮膚痕癢外,患處皮膚乾燥粗糙,容易脫屑,且出現色素沉著、皮膚增厚。

中醫治療主要針對病因及體質出發,由於急性期多為風熱濕邪外犯,故治療以去風、清熱、除濕三個大原則出發。慢性濕瘡證屬本虛標實,本虛為脾虛和陰血不足,標實為風熱濕邪,再加上氣滯、血瘀、痰濕,治療便要綜合考慮,平衡扶正去邪。

除了內服中藥,還可以配合外用藥,急性濕瘡以清熱止癢為原則,可選用黃柏溶液外搽。亞急性濕瘡,以消炎、止癢、乾燥、收斂為原則,可選外用三黃洗劑、青黛散。而慢性濕瘡則以止癢、抑製表皮細胞增生、促進真皮炎症浸潤吸收為原則,可選用青黛膏外用。

要根治濕瘡病,除了適當的藥物治療外,患者的皮膚護理和生活調整亦相當重要,如單靠藥物而不調整生活,是很難根治本病的。平日要注意保持皮膚濕潤避免乾燥,可外用潤膚藥膏。避免抓破皮膚防止感染,洗澡時水溫勿太熱,或使用刺激性的肥皂。飲食方面減少進食辛辣、燥熱等刺激性食物,少吃海鮮、甜食、巧克力、草莓、芒果等助濕食物。定期運動對改善體質過敏有莫大好處,但運動後要及時抹汗以保持皮膚清潔。

消除了礙眼的濕疹,背心短裙可以出動啦﹗

下一次再給大家介紹有關濕瘡的食療。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細細聽,保護聽力



上下班的車箱內都見很多男男女女塞著耳機聽歌、煲劇,而且不少還把音量調得頗大,原來只要音量達85分貝,每天聽8小時,便會對聽力造成損害,分貝越高,聽力會在越短時間內受損,形成耳鳴、耳聾。

耳鳴,即外界無聲源而病者自覺耳中鳴響有聲。而耳聾是指不同程度的聽力減退,甚至失聽。從中醫角度,腎開竅於耳,手足少陽經亦分布於耳,耳又為宗脈之所聚,耳聾耳鳴與很多內在因素有關。

耳聾耳鳴有虛實之分,實證則耳聾暴發,耳鳴聲響大,多呈低音調;虛證則聽覺逐漸下降,耳鳴呈高音調,如蟬鳴。實者暴聾多因風、熱、濕邪所致,虛者漸聾多因臟腑虛損而成。一般而言,虛證多而實證少,暴病者易治,久病者難醫。治療上,可以內服中藥和針灸改善症狀。

預防和治療耳鳴耳聾還可以做「鳴天鼓」,以達到調補腎元、強本固腎之效。即將兩手掌心緊貼兩耳,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對稱地橫放在枕後,食指叠在中指上面,用力把食指從中指上滑下叩擊後枕部,聽到的聲音像擊鼓聲。節奏均勻緩和,力度由輕至重,雙手每次各30下。

為保護聽覺,不應連續超過一小時用耳筒聆聽歌曲,使用電子產品亦應注意音量,別超過80-85分貝 (按聾人福利促進會今年3月曾公佈,以Samsung Note II 智能電話平板電腦iPad為例,利用入耳式耳筒聆聽節拍強勁歌曲,選擇第6度音量已接近85分貝安全水平。) 如工作環境嘈吵,應戴保護度高的耳塞。而心理因素也會使耳鳴加劇,故應保持心境開朗。一旦出現耳鳴,尤其是單邊出現問題,又或耳鳴模式有任何改變者,應盡早檢查。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三伏天灸解難



傳統的「三伏天灸」只有三天,但在坊間經常會見到不少診所把三伏天灸療程列為四次、甚至五次,並稱之為「加強伏」,那又是甚麼東東呢?

中國傳統的節氣是按照農曆時間排列推算的,在大部分年份中,「三伏」共有30天,初伏、中伏、末伏三個節氣之間相隔10天。但如果遇到潤年,「三伏」共有40天,就如本年2013年一樣,中伏和末伏相差20天,因此坊間便在這個時間中間安排一次「中伏加強」,目的是保持治療的延續性,增強天灸的效果,所以便見很多診所除了上篇所述的三個日期外,還加上2013年8月2日(五),這個便是「中伏加強」了。

還有一些在內地的醫院除了三次的天灸外,在初伏前10天安排「初伏加強」和末伏結束後10天安排「末伏加強」,謂可鞏固療效,其實這些傳統上都無記載,亦未有人能證明是否必要的。

另外,因為香港人實在忙碌,有時不能在特定的那三天抽空做三伏天灸,那麼提早或延後做又如何呢?正如上篇<天灸>所述,這些日子是與五行相配的時間醫學,錯過了時間便不是最佳的治療時刻,所以療效相對會減一點。不過,用中藥敷貼穴位以治療疾病的天灸本身無需特定日子,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天灸



進入六月中,各大中醫診所都忙著開始宣傳三伏天灸療法。究竟甚麼是天灸呢?

「天灸」即採用刺激性的中藥敷貼在特定的穴位上,借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從而防治疾病的穴位敷貼療法。「三伏天灸」也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進行天灸,是以中醫學「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的理論為依據,針對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在夏天作預防性治療,以減低冬季的發病率。

「三伏天」,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庚日,屬金,與肺相配,所以在這時間治療肺系疾病如哮喘、鼻敏感、慢性支氣管炎、易感冒者效果最好。此外,脾屬土,與肺在五行中為母子關係,所以消化系疾病如慢性腹瀉、虛寒性胃痛等亦合用。另外,體質虛寒人士亦可以此增強體質。

「天灸」時敷貼的地方會有少許燒灼感,部份人會有水泡的現象,而敷貼的地方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留印。香港的指引建議成人敷貼2小時,兒童敷貼1小時,其實臨床所見敷貼更長時間療效更佳,但若皮膚發生嚴重疼痛不適或燒灼難忍的感覺,則須撕下敷貼。貼藥部位在3小時內不宜沾冷水,當天亦應禁食寒涼生冷和辛辣之品,貼藥後三天內也要忌食蝦、蟹、牛肉、鵝、鴨、花生及蛋類食物。

但要留意孕婦、1歲以下幼兒、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酶缺乏症患者(G6PD 缺乏症),皮膚破損、容易皮膚過敏,或當日發燒、咽喉發炎皆不宜做天灸。

天灸的療程為連續三年,大家要耐性堅持呀。

2013年的三伏天灸日子如下,有需要可以向中醫師查詢。
初伏:七月十三日(六),中伏:七月二十三日(二),末伏:八月十二日(一)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痛經的食療



上回講過一些有關痛經的基本理論,現在介紹大家一些食療方。

<寒凝胞中>
經前或行經期少腹冷痛,得熱痛減,經行量少,色暗有塊,惡寒肢冷,大便溏,苔白膩,脈沉。
姜棗紅糖水
材料︰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
作法︰將干姜切片,大棗去核,水滾後加入紅糖煎約20分鐘。干姜溫中散寒,大棗益氣和胃調營,紅糖性溫味甘,益氣健脾,緩中止痛,合用溫經散寒暖宮。

<氣滯血瘀>
經前或經期間小腹脹痛,拒按,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後痛減,多伴心煩易怒、胸悶不舒,舌暗紫或有瘀點,苔薄白,脈弦。
益母草雞蛋湯
材料:益母草30克、延胡15克、雞蛋2個。
作法︰益母草、延胡加水先煮15分鐘,雞蛋熟後去殼放入煲內,再煮1小時。益母草活血,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益母草可通過鬆弛痙攣狀態下子宮、緩解炎症等多種途徑起到抗痛經的作用;延胡行氣活血、散瘀止痛。三者合用可起到行氣、養血、活血、去淤、止痛的作用。

<氣血虛弱>
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感,喜按,月經量少色淡,面色不華,神疲乏力,納少,便溏,舌淡,脈細弱。
當歸生姜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當歸30克,黃耆30克,生姜5片。
作法︰羊肉切塊,與當歸、黃耆、生姜共燉湯,加鹽調味。羊肉補虛袪寒,當歸補血調經,黃蓍補中益氣,合用益氣養血。

<肝腎虛損>
經期或經後小腹綿綿作痛,腰痠脹,月經量少色淡,舌淡,脈沉細。
胡桃枸杞粥
材料︰胡桃肉300克,栗子150克,大米適量,枸杞150克。
作法︰前三味入鍋先煎,枸杞後下,共煮成粥。胡桃肉補腎固精,粟子補腎健脾,枸杞補腎養血益精明目,合用益肝滋腎,調沖止痛。

以上食療只供大家參考,如有疑問,記得要先咨詢中醫師呀。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女人之苦︰經痛



早前香港大學一項調查訪問了240名大學本科女生,發現八成人表示常受經痛困擾,更有逾六成人認為持續痛楚會影響學習及日常生活,但只有6%曾經求診,七成人選擇自行處理。

痛經是指經期或行經前後,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者更會劇痛昏厥。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是指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而繼發性痛經則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肌瘤等疾病所致的痛經。而據臨床觀察發現不孕患者中約有半數以上伴有不同程度的痛經,所以痛經比較嚴重的女性應要多加注意,最好及時求診。

即使只屬原發性痛經亦顯示身體氣血失衡,從中醫角度,若因氣滯血瘀、寒邪內客,使沖任、子宮氣血受礙而不暢,則「不通則痛」導致痛經。又或肝腎氣血不足,沖任、子宮失於濡養,「不榮則痛」形成痛經。在治療上,急則緩急止痛以治標,平時辨証求因以治本,或行氣、或散寒、或補益肝腎氣血等,亦可配合針灸和耳穴治療,一般需要調理三個月經周期。

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之食品以免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而平日則應飲食均衡,以免氣血虛損。

此外,痛經者無論在經前或經後,都應保持大便通暢,因便秘可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而緊張會降低人體對疼痛的忍受度,故還應保持心情舒暢,使氣機暢達。

遲些再給大家分享有關痛經的食療 !
 

消糉

      

     
      端午節將至,坊間也有說「食過五月稯,寒衣收入槓」,最近大家可能都會吃糉子應節,醫師剛剛也吃了一隻。可是傳統糉子以糯米、鹹蛋黃及肥豬肉等食物製作,較為肥膩及難消化,而且糯米性質較粘滯,食後容易使人有飽滯的感覺,所以實在不宜多吃,尤其本身有消化不良或脾胃功能較差者,則更是少吃為妙。
     假如出現滯膩之感,則可以飲用「蘿蔔烏雞湯」幫助消滯。
     材料︰白蘿蔔一斤,烏雞一隻,陳皮一片,蜜棗兩粒
     做法︰白蘿蔔批皮及切件、烏雞出水後加入煲內,另放入一片陳皮,加入適量清水煲約一小時,加鹽調味即可。此湯具健脾開胃和導滯消積作用,但白蘿蔔有行氣健胃及下氣作用,會抵銷補益藥如高麗參等提氣藥的功效,所以正食用補氣食品的便不宜用此湯了。
     另外,食糉時也可佐以清茶,亦有助減輕肥膩滯口的感覺。
     
    其實,糉子這類礙胃的食物,與家人朋友分享,淺嘗一下便好,正所謂「少食多滋味,多吃壞肚皮」。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中醫的吸濕大笨象—拔罐

中医拔罐减肥效果好吗

香港的天氣朝濕、雨水多,濕氣容易鬱於肌表,出現身重體倦、肢體痠痛情況,在這時候可以用拔罐袪除濕氣。

拔罐有逐寒袪濕、疏通經絡、袪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的作用。其通過對皮膚、毛孔、經絡、穴位的吸拔,可以引導營衞之氣始行輸布,鼓動經脈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溫煦皮毛,同時使虛衰的臟腑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脈,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使氣血得以調整,讓人形體健旺,精神飽滿。

拔罐對於感受外濕之邪的人士,效果尤為明顯。其實拔罐的適應範圍亦很廣泛,除了可用於風濕痹痛、腰背肌肉勞損外,還可用於感冒、眩暈、胃脘痛、面癱等病証。

現代的觀點認為拔火罐通過負壓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瘀血,小毛細血管甚至破裂,紅血球破壞,發生溶血現象。紅血球中血紅蛋白的釋放對機體是一種良性刺激,可通過神經系統對組織器官的功能進行雙向調節,同時促進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膚對外界變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拔罐的時間大約10-15分鐘,而拔罐後會留有紫黑、暗紅等顏色的罐印,顏色主要取決於體內濕氣、拔火罐的時間長短和手法等因素而有不同,一般情況下會在7天左右消散,因此要穿泳裝、小背心的美女便要留意了。

另外,拔罐也有一些禁忌,如在肌肉瘦削、骨骼凹凸不平、毛髮較多的部位均不適宜拔罐,而有皮膚過敏、潰瘍、出血傾向、敗血症、高熱抽搐也都不宜拔罐。至於孕婦的腹部及腰骶部位亦應慎用拔罐。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抗抑鬱,中醫有法

2012注定哭干眼泪的星座

歌星林欣彤早前自爆患上抑鬱症,現仍在接受治療。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日增,抑鬱症的發病率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抑鬱症是指持續兩星期以上情緒低落悲觀、緊張煩躁、對事物或過往嗜好失去動力、自我評價低、疲倦、食慾減退或劇增、眠差或多寐等,甚者更會有自殺的傾向。除了因為產生壓力的環境因素外,遺傳、性格偏執緊張,或腦部荷爾蒙分泌失調都會引發抑鬱。

鬱病在中醫文獻中早有記載,已形成一系列具中醫特色的治療方法。病之初起,情志所傷,肝氣鬱結,多為實証,治療以疏肝理氣解鬱為主。如病情遷延日久,由氣及血,化火傷陰,病及心脾腎,便成虛証,治療多採用養心安神、補益心脾、滋補肝腎等法則。另以針灸刺激穴位如百會、印堂、四神聰、太陽、率谷、頭維等,有安眠、調暢神志、鎮驚除煩的作用。有研究亦顯示以電針刺激頭部穴位可有效改善腦內與抑鬱有關的神經化學平衡。

此外,抑鬱症必需配合精神的調理,《素問》指出「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強調患者的心理活動會直接影響病程和預後,因而心理治療不可或缺。平日多找朋友陪伴,將內心感受傾訴出來,不要訂下太難實現的目標或背負太多責任,都會對此病有幫助。另外,可以經常做適量運動,有助舒緩壓力。

食療方面,除了可飲用早前在<切乳防癌的另一選擇> 介紹的玫瑰花茶外,再介紹一個安神粥給大家。
養心安神粥
材料︰蓮子、龍眼肉、百合各20克,大米150克
做法︰將以上材料洗淨,加入水適量,煮成粥狀即可。
但各位謹記食療只作輔助作用,患者必需積極求醫,找出根源,方是良策。

報章稱林欣彤經治療後已慢慢走出陰霾,所以若發現自己或身邊朋友患上抑鬱症,都應該及早求醫,從新為生命帶來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