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關於諾貝爾醫學獎


中國籍的屠呦呦研究「青蒿素」(artemisinin,又名黃花蒿素)成為治療惡性瘧原蟲所引發的瘧疾的特效藥,因此與另外兩人共同獲得201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也是第一位獲得這項殊榮的中國籍得奬者。

屠教授在訪問時提到曾經翻閱歷代本草醫書,而東晋時期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這本書就是最先採用青蒿治瘧的著作。她在此書中所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從而得到啟發,認為常用的水煎法會因為高溫破壞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因此採用低沸點溶劑進行實驗。最終就成功研製出抗瘧的特效藥。

屠呦呦得諾貝爾醫學獎當然是可喜可賀,因為這成就是中國的光榮,同時證明了中草藥中有其豐富、實用的寶藏。然而,屠教授研究出的「青蒿素」只需對病用藥便是,每遇瘧疾便用相應劑量的「青蒿素」,這其實只是西藥而已。

而中醫用藥是按辨證論治的,用藥時要對應病人的寒、熱、虛、實來使用,所以很多時會出現「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的情況,就是面對同一種病醫師會開出不同的方藥,又或在治療不同疾病時,醫師又會開出相類的方藥。就如青蒿一藥,性味辛、苦、寒,具有清虛熱,除骨蒸,解暑,截瘧的作用,適用於熱證,但若是脾胃虛弱者便不適用了。

因此,在中醫界來說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進步。對於屠教授的榮譽,作為中醫確是不敢韜光呢。

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字條中的心事


朱婆婆這天一來到就送小禮物給我,裡面夾著這樣的一張字條︰
「李醫師︰很高興認識你。中秋又到了,一點心意,請別見怪。現在我每天禱告,求天父早日接我到天家。這想法不能跟女兒說,李醫師你能理解。」

朱婆婆是中風患者,除了行動不便,身體還時時麻痹疼痛。婆婆的字條,相信寫出了很多長期病患的心聲,因為他們被久病拆磨著,疾病就如一個牢籠,困住他們自由自在的生活,讓他們痛苦萬分。若能夠離開塵世,在他們的角度不失為一種解脫。當然這樣的想法大多會讓關心他們的人很痛心,所以他們很多時都不敢跟家人分享這種情緒,鬱在心裡就更是愁上加愁。

有些人會相信人生在世必然有其任務要完成,尤其婆婆也是信耶穌的,更會相信神還未接他回天家必有原因。在跟婆婆傾談之時,我跟他說︰「或許你還有未完成的工作,所以未夠時間回天家呢。」於是他便想到自己的女婿還未信主,也分享到這位好女婿一路以來對耶穌福音的正面反應,便深信這就是他餘生最重要的工作。看他笑著說著,面容也立刻多了一份光彩。面對著感到抑鬱的病人,能夠給他找到燃亮在世盼望的火,就可以給他多撐一會兒吧。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感謝婆婆先給我愛的關懷,讓我又能以愛的鼓勵與他互動,使婆婆重新看見他的信、望、愛。



----------------------

此文刊於 18/9/2015《明報-自由談》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晚晚咬牙切齒——磨牙



夜深人靜,突然聽到耳邊有「吱吱、格格」聲把你吵醒了,原來是身邊的家人在睡夢中都咬牙切齒,不知是否在發夢吃甚麼大餐。睡覺磨牙雖然不是甚麼大病,但是晚晚把家人嘈醒,分分鐘會被親人踢出房。而磨牙者可能會覺得很無辜,因為其本人大多對自己磨牙的狀況一無所知,只是偶爾會出現下頜疼痛難張口、頭痛、牙齒損傷等症狀。

磨牙就是睡眠時咀嚼肌節律性的收縮,引起牙齒上下相磨切而發出聲響。磨牙在中醫稱為「嚙齒」或「齘齒」,隋朝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有記載︰「嚙齒者,是睡眠而相磨切也。」出現磨牙的情況,大多是因為壓力大或白天受到精神刺激,產生肝火,循經上擾心神;另外嗜食辛辣煎炸食物或晚上吃得太飽,脾胃停滯不化而生胃火也可以引起磨牙。

這些由肝火、胃火而成的磨牙,首要還是要從生活開始調整,晚餐不宜吃得太飽,睡前不可太興奮或太緊張,減輕壓力,要盡量放鬆,保持舒暢的心情。另外彎腰駝背也可導致磨牙,所要保持正確姿勢,挺直胸膛。而清心肝之火,也可夏枯草、蓮子、淡竹葉煎水飲用,而腸胃時有積滯之人則可以陳皮泡水喝,以助減輕磨牙的情況。如果情況較重者也可以找醫師開方治療。此外,若是小朋友磨牙,還要留意是否患上蛔蟲病,因為蛔蟲在體內所生的代謝廢物,也可引起神經症狀而出現磨牙,若果是因為蛔蟲而出現症狀,便要杜蟲了。

一家人要各人都睡得安好確實不容易,聖經詩篇說︰「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除了神可讓人安然睡覺,消除磨牙,也可幫助家人安靜靜地睡覺。為了身邊人,更要看好自己的身體呢。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謝謝你們的鼓勵~ :)


















最近收到病人寫信到公司讚賞李醫師,你們的謝意除了親自聽到,也由公司轉達了。

謝謝兩位婆婆。

得到你們的鼓勵,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呢﹗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小病是福


接觸病人多有時也難免會被傳染,之前醫師本人也病倒了,感冒發熱頭暈全身乏力,幸好作病當天正是醫師放假的日子,可以在家中好好休息一下。

在病倒的時間,最感受到家人的愛護照顧。那天的我病到頭昏腦脹,甚麼也做不來,醫師的老公擔心死了,比我自己還著緊我的身體,總是叮囑我要吃藥、喝水。他為照顧我而做的事可不少,先要謝謝他按我指示為我調配中藥沖劑,還要沖好了,看著我喝了藥才放心。老公又親自為我煮了白粥,讓我吃了可以補充身體正氣,同時幫助藥力發汗散邪。在我高熱未退之時,老公還在我指導之下為我刮痧清熱解表。

而感冒了最好的治療就是睡眠,讓身體可以有充份的休息。原本那天醫師是有約到朋友家聚會的,但老公都不許我出外了,所以就在家中死睡了一整天。為了讓我可以安心休息,老公把家務都做妥,真是辛苦他了。這樣好的老公真是「無得彈」,沒有他怎麼辦呢。

在病中能夠有家人無微不至的關顧,確實是幸福﹗能夠遇到願意好好照顧自己的人,確實是幸運。就是因為有老公細心的照料,醫師第二天就已經退燒,病都好起來了。傳道書說得沒錯︰「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

老公,謝謝你﹗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放假啦~~



醫師都要與大家一同放暑假~~
李頴儀醫師將於25-28/7離開香港,
29/7會繼續為大家服務。:)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夏季防泄瀉




夏季暑邪當令,暑為熱極之邪,又容易夾濕,這樣又濕又熱最易困阻脾胃。而且在炎炎夏日,食物容易變壞,大家又總是貪涼飲冷,雪糕、冰條、冷飲毫不顧忌,更易損傷脾胃,再加上夏天人的陽氣發散在外,對脾胃的照顧就更是薄弱了。一旦不小心吃到生冷不新鮮或不潔的食物,便很容易出現腹痛肚瀉了。

夏季泄瀉最常見有以下三種,大家得醫師診治後,亦可試以下的食療,幫助恢復。

寒濕型︰
這多是因為嗜食生冷而使寒濕困脾,可見腹痛腸鳴,大便清稀或如水樣,舌苔白膩等。
乾薑白術粥
材料:乾薑15克,白術15克,熟薏米15克,米1碗。
作法:將所有材料洗淨,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大火滾後轉文火煮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溫陽健脾,利濕止瀉。

濕熱型︰
這類型則是因為暑熱濕邪所致,可見腹痛泄瀉,瀉下急迫,大便色黃臭穢,肛門灼熱,或伴小便灼熱,舌紅苔黃膩等。
藿香薏米粥
材料︰藿香12克,佩蘭12克,炒扁豆20克,赤小豆20克,生薏米20克,茅根15克,陳皮 1 塊,米1碗 。
作法:所有材料洗淨,加水 8 碗共入煲,煲至薏米熟透,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解暑化濕,健脾止瀉。

脾虛型︰
這類人是平素脾胃虛弱,很多時明明大家吃一樣的食物,但這些人就特別容易「中招」,尤其是在進食油膩、生冷食物之後,就更易出問題,常伴有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苔白稍腻,舌淡等,這種人平日就要好好改善體質了。
參朮牛肉湯
材料:黨參15克,白朮15克,茯苓15克,淮山20克,蓮子20克,陳皮1塊,紅棗4粒,牛肉500克 。
作法:牛肉洗淨飛水切粒,與其他材料共入煲,加適量清水,以大火煲滾後轉文火煲 2小時, 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補氣止瀉。

不過出現泄瀉也不用過於緊張,因這是人體防禦機制的一環,能將體內的致病菌和有害毒素排出體外,以減低對人體的傷害。它同時也是一種警號,提醒人們腸胃系統出現問題。當急性腹瀉發生的時候,不妨可以喝一些微熱的鹽水、運動飲料,以補充一些水份及電解質,或吃一些白稀飯或鹹粥,配些清淡的小菜。並避免攝取牛奶、酒、咖啡、濃茶、辛辣調味品、冷飲及過於油膩的食物。而在夏天尤其要注意飲食衛生,講究飲食寒熱平衡,不要吃不好消化、不好吸收的食物。

--------------------------------------------
本文刊於二零一五年四月第八期《樂善堂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