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牙齒與記憶力



有一排漂亮整齊的牙齒,笑起來特別吸引人,吃東西也特別有牙力﹗不過原來牙齒除了有咀嚼和美觀作用外,跟我們的記憶力都有關。

瑞典有一項研究要求沒有患上會影響記憶力的長期疾病的參加者,接受口腔檢查並計算健康牙齒的數目,以及接受多項腦部功能測試,研究發現牙齒的數目越多,記憶力測試的成績便越好。他們的研究還需再進一步的考證才能證實牙齒與記憶力的關係,但他們估計牙齒的神經線連接腦部,故或會影響記憶部分;另外,牙齒脫落會影響咀嚼,令人減少進食,故使營養失衡而記憶變差。

從中醫角度,腎主骨生髓,而齒為骨之餘,即齒與骨同出一源,皆由腎中精氣所充,因此牙齒潔白潤澤堅固,是腎氣旺盛、津液充足的表現。而腎生髓通於腦,腦又為髓海,《類證治裁》云︰「腦為元神府,精髓之海,實記憶所憑也。」《醫林改錯》曰︰「靈性記憶不在心而在腦。」所以腎氣充足,則腦膸充盈,而能記憶、思維敏捷。由此說明,中醫認為牙齒與記憶力都跟腎有關。

因此,養腎精是護齒健腦很重要的一環。一些補腎的藥物,如菟絲子、補骨脂、杜仲、枸杞、石斛、黃精、女貞子、墨旱蓮等,又或一些具補益腎精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桑葚、山藥等,都可以隨証應用。

此外,想固腎健脾又保健牙齒,可以用古代流傳已久的「叩齒法」,即每天早晚各空口輕輕叩咬數十次,先上下叩咬後牙,再叩門牙。「晨起叩齒三十六,到老牙不落」,一般每次叩齒以三十六次為佳,並以早晨叩齒最重要,因為人經過一夜休息,牙齒會有些鬆動,此時叩齒可以鞏固牙齦和牙周組織,又興奮了牙神經、血管和牙髓細胞,對牙齒健康大有好處。

健康的牙齒正可記錄我們人體腎精存量的充足度,所以經常無記性之人,更要好好保護牙齒,固護腎精啦。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護膝——退化性關節炎



生活自在有四得︰行得、食得、瞓得、疴得,但年紀大機器壞,慢慢膝關節勞損疼痛,走遠一點也辛苦,出外探探朋友也艱難,這樣真的少了很多人生樂趣。

由於膝關節的軟骨因過勞而磨損變薄,而保護關節的肌肉、筋腱變得軟弱,患有退化性關節炎者,初期可能只是偶然疼痛,但漸漸便活動不靈,久坐久行即痛,上下樓梯困難,甚至寸步難行,病情嚴重者即使在休息時也會疼痛及見活動障礙,或伴肌肉乏力和關節腫大變形。

從中醫角度,退化性膝關節炎屬於痹症、骨痹的範疇,主要因為肝腎不足及絡脈瘀阻,可因為勞累或風寒濕邪侵襲誘發疼痛加重。《內經‧痹論》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一般可以針灸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減輕膝關節疼痛及增加膝關節活動功能有不俗效果。針灸配合中藥調理肝腎更佳,另外還可加上膏藥外敷、中藥薰洗、熱療等。不過若所有保守性治療方法的效果都不滿意,患者仍感到強烈疼痛,影響日常生活,那麼便可能要再評估行膝關節手術的可行性了。

「預防勝於治療」是對退化性關節炎的強烈建議,不要等到疾病發生才來治療,這樣更具效益,所以大家在生活上要注意減輕體重,避免蹲跪過久,避免過度負重行走,穿著鞋底有彈性且鬆軟的鞋 (如波鞋),都可以減輕膝關節的壓力。避免冷風潮濕,注意膝部保暖。另外,增加鈣質的吸收,多接觸陽光,養成適度運動的習慣,每天做2-3次伸展運動,拉臀部、大腿前、後和內側肌肉,以放髮肌肉、強化骨骼韌帶,都可以保護膝關節。

中藥藥浴能改善局部血循不良,促進新陳代謝作用,亦是舒緩疼痛的方法。
<舒經緩和浴>
組成:當歸、紅花、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乳香、沒藥各 5 克。
作法︰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並放入袋中,置入水適溫適量的單人澡盆或是水桶內,浸泡局部或全身皆可,用手揉捏 20 次即可使用,每週4 ~ 5次,每次15分鐘左右。
功效: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去風濕、消炎止酸痛的作用。
傷口未癒合者、重症高血壓控制不佳者、皮膚病、紫斑症、出血疾病、重症貧血等不適合中醫藥浴療法。

保護雙膝,行得走得,人就不會鬱啦。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等著妳回來—月經後期



很多女性都曾經遇過月經遲來的情況,每一次月經到期又等好久都未到,可能不多不少嚇到妳。究竟是不是身體發生了甚麼毛病?有些女性還擔心會否意外懷孕了?

月經遲來,又名月經後期,是指月經周期錯後7天或以上,甚至錯後至3-5個月一行。導致月經推遲有很多原因,排除藥物和器質性病變,環境、情緒、飲食、過渡減肥、內分泌失調等都可使月經遲來。若只是一次半次有這情況,下次來潮如常,改善一下生活狀況便可改善,不屬病態。但是如果月經經常都遲來,便應該重視,以免此病發展成閉經。

從中醫來說,月經後期主要因為腎虛、血虛、血寒、氣滯或痰濕等因素,使精血不足或邪氣阻滯,影響沖任氣血的運行,血海不能按時滿溢,致月經後期。治療時要辨明虛實,虛證治以溫經養血,補腎健脾為主,而實證則治以活血行滯,疏肝理氣為要。

在諮詢中醫師意見後,可以選用一些食療方︰
當歸生姜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當歸20克,生姜5片。
作法︰羊肉切塊,與當歸、生姜共炖汤,加鹽调味。可以溫經散寒,補血調經,適用於月經後期屬血虛有寒者。

玫瑰花茶
材料︰玫瑰花瓣6-10克。
作法︰將玫瑰花瓣放入茶杯中,沖入沸水,焗15分鐘左右代茶飲。可以疏肝解鬱,適用於月經後期屬於氣鬱型者。

按摩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患者可以自行以拇指指腹按摩雙下肢的三陰交穴 (見美顏法寶——三陰交),以健脾胃、益肝腎、調經帶。另外,以手掌按摩小腹,都可以調理脾胃,通和氣血,培補神元 (見揉腹有福)。

平日注意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注意保暖,避免寒邪損傷胞脈。應戒吃生冷食物如凍汽水、雪糕、西瓜等。飲食宜清淡,肥膩食物易生痰濕,亦都不宜多吃。應多飲開水,保持大便通暢。氣虛者平時必需增加營養,如雞蛋、菠菜、豬肝、雞肉等。

調養好身子,大姨媽自然會乖乖準時探訪妳啦。

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伊人醫趣—針灸化官非?




明天就是農曆七月十四,跟大家講講醫療鬼怪事。

針灸可以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袪邪。病人來診所找醫師針灸,大部分因為痛症,如頭痛、頸痛、肩痛、腰痛、膝痛、胃痛……也有因為中風、鼻敏感、失眠等病來求醫針灸的。

不過,早前診所來了個「病人」要求針灸化官非﹗

醫師︰「你哪裡不舒服呢?」

病人︰「醫師,我平日頸緊緊的。哎……其實……(支支吾吾地)我想化官非,也是網上找到人家說針灸可以化解法律紛爭。」

醫師 (心裡滴汗,但保持冷靜,繼續問証、檢查)︰「替你檢查過,沒有甚麼大問題,只是頸肌有點緊張,這個可以替你針灸舒緩。至於化官非……如果真的有用,那幾位高官都可以去做做針灸啦。哈哈﹗老實說,這是沒有根據的,醫師只能祝你好運﹗」

聽到這些風水與中醫掛鉤的奇怪行徑,其實作為醫師也頗無奈,深怕人們認為中醫便是迷信的產物。

雖然中醫古代曾有「祝由科」,就是以迷信方法以解除病人疾病痛苦,但祝由治療疾病的病因大多是特定文化背景所致的心理因素。《素問‧五臟別論》︰「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只說有些患者「拘於鬼神」的心理,醫者便藉以解除其心理障礙,比起跟他談「至德」之道更事半功倍,可以說是中醫早期的心理治療吧。至於《內經》基本的立場卻是唯物,不信鬼神的。

因此,大家不要把中醫神化了。

而那位「病人」,很抱歉了,針灸沒有化解官司的根據,只有為他祈禱,盼望他的官司可以得到公平審判吧。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好好坐月



很多婦人周身毛病,看診的時候都說懷疑跟以前坐月坐得不好有關。確實依據醫學臨床觀察,女性在生產後或流產後沒有好好坐月,日後較常頭痛、頭暈、易感冒、周身骨痛、脫髮、月經不調等,所以坐月對女性來說確是十分重要。

民間所稱「坐月」的日子,在醫學上指的是產褥期,主要是指從分娩結束到產婦身體恢復至孕前狀態的一段時間,大概需要6-8周。從中醫角度,因為經過生產時的用力與出血、體力耗損,生理變化為「多虛多瘀」,稍一不慎便很易受病邪侵襲,因此產後需要特別調養,好好補充營養、充分休息、避免感染,便能帶來往後的健康身體。

在起居上要放鬆情緒,保持充分睡眠,好好休息,少勞動,禁久坐、久蹲、跳躍運動等,以免用力過猛,使生殖器受損。保持冷暖適宜,禁吹冷風,不碰冷水,以防外感。定時排便,注意陰部及肛門的清潔。民間所說不能洗澡洗頭,大概因為以往的衞生條件較差,洗澡洗頭更易感染,但現代的衞生條件較好,其實應該要洗澡,以保持清潔,但要注意只能淋浴,而洗澡洗頭後亦應立刻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飲食方面以營養均衡、容易消化為原則,可多吃魚肉、雞肉、豬肉、蛋等,適量食用蔬菜以保持大便暢通。又應忌吃生冷食物,如汽水、冰凍食物、西瓜、苦瓜等,以免使體質轉為偏寒,若哺母乳,嬰兒還會較易肚瀉,所以乳母更要特別留意了。

另外還要注意分階段調攝,先排後補。先袪瘀袪除子宮瘀血,促進子宮收縮,中藥代表湯劑有生化湯,但這必需在醫師診証處方才可服用,以免會有反效果。當惡露排清後便可補虛,一般以補氣養血、補腎壯筋骨的藥食為主。

介紹兩個食療給媽媽們參考,但食用前請先諮詢醫師意見。
薑絲麻油鴨蛋
材料:鴨蛋2隻、薑絲、麻油各少許
做法:將麻油倒進平底鑊,放入薑絲快炒,打進鴨蛋煎熟(跟煎荷包蛋一樣)。薑性溫,具溫中止嘔解表作用;麻油能潤腸通便;鴨蛋養血滋陰潤燥,可補充蛋白質。適合產後第二周的媽媽。

豬蹄通草湯
材料︰豬蹄1隻、通草12克
做法︰洗淨豬蹄及通草,加水放入鍋內共煮,先用武火,水滾後改文火。豬蹄補氣血,通乳汁,含豐富蛋白質。通草可利水通乳。因具通乳之效,適哺人乳媽媽。

為了將來的身體健康著想,媽媽們請勿急於減肥,還是乖乖坐月,待產後一個半月後才開始控制飲食和運動減肥吧。

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要命的緊箍咒—偏頭痛


頭痛欲裂有如孫悟空被唐三藏念緊箍咒的滋味,相信患偏頭痛的人士不會陌生,幸好一般只是單側頭痛,不像孫悟空整個頭也痛得要命。

偏頭痛是間歇反覆發作的單側或雙側劇烈頭痛,很多患者發作前常有閃光、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先兆,頭痛呈搏動性,甚者會出現惡心、嘔吐。患者多為女性,多有家族遺傳史,常在情緒激動、失眠、勞累、氣候變化、壓力、月經週期等情況下誘發。

現代醫學尚未找出偏頭痛的明確原因,而從中醫來講,偏頭痛是因風火等病邪,兼素體肝氣鬱結或肝血虧虛,致使經絡痹阻,氣血逆亂,上犯清竅所致,故此病尤與肝的關係密切。

女性以肝為本,而且經、孕、胎、產等生理因素,亦使陰血易虧,《內經》亦云︰「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加上女性大多易於受情緒影響,更易動氣耗血,易使肝木失養,因此女性較多發生偏頭痛。

而春天為肝氣生發的季節,《內經》有說「東風生於春,病在肝」,肝氣易動,所以在春季會較易發生偏頭痛。
在治療上以平肝袪風通絡、養血柔肝為主,常用菊花、天麻、川芎、白芷、蔓荊子、鉤藤、玫瑰花、白芍、當歸、桑椹、枸杞等中藥。另外,臨床上以針灸治療偏頭痛亦有良好效果,一般多取肝膽經及腎經穴位。

預防偏頭痛,平日應保持心情舒暢,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使肝氣條達。飲食調攝亦很重要,應戒吃巧克力、乳酪、番茄、橙汁、茶葉等,因為這些飲食含有一種會造成血管異常收縮的胺基酸,吃後可誘發偏頭痛,而煙、酒、咖啡等刺激性物質更是不能碰。

再給大家介紹三個簡單的穴位,自我按摩可緩解疼痛,預防頭痛復發,可以每天堅持使用。

1. 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
2. 風池穴︰位處頸後,髮際角之凹陷處。
3.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

穴位按摩時用手指的腹按摩,按壓力度由輕至重,再由重至輕,以有痠脹感為佳,按摩50次,約3至5分鐘。

盼望各位孫悟空耐心治療,相信經過治療及適當的生活調攝,師父會減少出來念緊箍咒的。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按涌泉,全身健



一對腳板除了讓我們可以站得穩妥、行得飛快外,其實與我們人體全身的健康都很有關係。因為腳部乃三陰經之始,三陽經之終,又佈滿了相關全身器官的反射區和許多血管,所以腳掌又稱為人的「第二心臟」,所以歷代醫家認為,腳部保健對全身有益。

而腳部保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於足底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綫的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的交點處,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黃帝內經》云︰「腎出於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腎為先天之本,負責收藏精氣,主生長發育,腎精充足就能發育正常,耳聰目明,頭腦清醒。腎經之氣如泉水般從涌泉穴源源不斷地涌出,從而灌溉全身各處,所以經常摩涌泉穴,能活躍腎氣,可以溫補腎經,益精填髓,強筋壯骨,交通心腎,能治頭頂痛、頭暈、暈厥、中風、小兒驚風、失眠、心煩、高血壓、咽痛、小便不利、下肢痙攣等疾病,並能強壯身體,防止早衰。

在按摩方法上,可以拇指或食指端放於足心涌泉穴來回按揉,以有酸痛感為度;又或以手摩擦涌泉穴,或用自己雙腳作相互交替對搓動作,每足心約一百次,以有溫熱感為度。《急救廣生集》云︰「擦足,每晚上床時,用珠算握趾,一手擦足心,如多至千數,少至百數,覺足心熱,將足趾微微轉動,二足更番摩擦,蓋涌泉穴在兩足心內,摩熱睡下,最能固精融血,康健延壽,益人之功甚多。」若先以熱水泡浸雙腳後再按擦,可加強氣血運行,效果更佳。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立秋



現在天氣還是熱到發燒,走在街上都是大汗連小汗的,但原來今天 (八月七日) 就已經是立秋,按著曆法即表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開始進入秋天。

甚麼?已到秋天?明明就熱得要死呢﹗因此民間把立秋以後的炎熱天氣叫做「秋老虎」。這初秋時期三伏天還未到盡頭,暑氣仍在,加上天晴少雨,氣候乾燥,此時的燥邪稱為「溫燥」,主要傷陰,損傷津液,人們易見皮膚干燥、口鼻咽乾、毛髮乾枯、便秘等。因此中醫有謂「秋冬養陰」,在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如芝麻、百合、梨、蜂蜜、枇杷、杏仁等。

《管子》記載:「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萬物由陽盛漸轉為陰盛,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所以秋季養生,皆以養收為原則。精神方面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懷著豁達樂觀的心態,就不會受秋季肅殺之氣的影響。而起居上宜「早卧早起」,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而早起則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過。

假如在秋天沒有順應「收」的養生之道,就易會損傷肺氣,在冬天便很易患上腸道疾病,如下痢、大便稀溏、完穀不化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饗泄,奉藏者少。」這是因為人體經絡中的肺經與大腸經緊密相關,互為表裡,被中醫視為相同的系統。肺病會累及大腸,大腸有病則會影響冬天人體儲存精氣的功能。

或許天氣還熱,你還未感到有秋意,但其實也該開始順應養「收」啦。不過民間有俗語云︰「一場秋雨一場寒」,即如果立秋當天下雨了,往後天氣就會越來越涼爽,這叫「順秋」。若果在立秋當天沒有下雨,那麼立秋以後至白露期間都會很熱。我們且看看這天有沒有雨水為我們帶來逐漸涼爽的氣候吧。



------------------------------------

本文於5/8/2013刊於《明報—自由談》

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身上的天文台—類風濕關節炎


風雨來襲時周身骨痛,身上各關節報天氣比天文台更準,一般人都會認為這些疼痛與「風濕」有關,屬於風濕關節痛,但其實有些疼痛並不如所想般簡單,有可能是由類風濕性關節炎引發。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以關節滑膜炎為特點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為晨起時關節僵硬,三個或以上的關節發炎及疼痛,尤其是掌指、手腕和近端指間等關節出現關節疼痛,關節疼痛多為對稱性,關節可出現類風濕結節,嚴重者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畸形,甚至殘障。西醫檢查時可發現類風濕因子陽性,及放射線學檢測發現關節有侵蝕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痹證」、「頑痹」、「歷節風」的範疇,主要是由於素體正氣內虛,再感風、寒、濕、熱之邪侵襲,痹阻經絡,使氣血運行不暢,日久成瘀成痰,痰瘀痹阻關節而成痹,發病及病情的輕重與寒冷、潮濕、勞累以及天氣變化、季節有關。 中醫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使用中藥袪風除濕、清熱化瘀、通絡止痛,再輔以培補肝腎和壯筋骨之品,配合針灸治療,以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止痛的作用。

患者在飲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忌肥膩、辛辣燥熱之食物,如羊肉、辣椒、胡椒等,冷藏食物、魚生等都不適宜。少量的低度白酒或紅酒能助中藥活血通絡,但不宜過量。另外平日應避風寒及潮濕之地,防止淋雨,關節處要注意保暖。在緩解期宜適量運動,活動關節,增強體質。

以下也介紹一些食療給大家參考,食用前請先諮詢一下醫師意見。

<威靈仙粥>
材料︰威靈仙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作法︰將威靈仙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下白糖,每日1劑,連續3-5天。可祛風除濕,通絡止痛。適用於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關節曲伸不利,筋脈拘攣等,尤其適用於風邪偏勝所致的遊走性疼痛。

<獨活當歸酒>
材料︰獨活、杜仲、當歸、川芎、熟地黃、丹參各30克,白酒1000毫升。
作法︰先將上述6種藥物研細,分別用紗布包好,放入白酒中,加蓋密封,放火旁煨24小時,候冷即可,每次15毫升,每日1次。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適用於肝腎虧虛,風濕痹痛者。關節炎早期及熱痹者禁服。

類風濕關節炎易反覆發作,變化多端,一般要中藥治療數周後才開始生效,而且一般發作期症狀受到控制後,還需繼續服藥控制至少六個月以上,故患者需要較多堅持。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中西血拼



很多人會以現代醫學的角度去看中醫,所以對於中醫的理論便不能接受,其實他們兩者是站在不同的位置去看人體。就以血為例,中西醫所指的血在意義和概念都有不同。

西醫的觀點是從細胞的角度出發,認為血是由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其他蛋白質及電解質所組成,而血液的功能包括循環作用,以供應營養、氧氣、清除身體代謝廢物,亦涉及身體的免疫及內分泌功能。

中醫的血是以整體觀來分析的,血雖是身體提供營養的紅色液體,但其所指的營養不只限於在血管內傳遞的物質,而是泛指一般的營養物,包括非血管傳遞的營養物。血主要由營氣和津液所組成,其物質基礎是來自飲食後經脾胃消化吸收的水穀精微,所以中醫說「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血在脈中運行不息,內至臟腑,外達皮肉筋骨,其功能是負責營養及滋潤全身,以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正如《內經‧邪客》所云︰「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內經‧痹論》曰︰「營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

中醫認為「有諸內而形諸外」,所以診治時會按外在的表現來審視內裡的情況。人要有充足的血液才能保持健康,若血液充盈,則面色紅潤,皮膚毛髮潤澤,而爪甲、肌肉、骨骼亦會健康強壯。《內經‧五臟生成》曰︰「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若血虛的話,便會頭暈眼花、視物不清、耳鳴、四肢無力、健忘、失眠等。

中醫所說的「血虛」其實與現代知識中「貧血」的情況沒有矛盾,只是一個從宏觀去看,一個從微觀去看而已。不過要留意,血虛和貧血兩者還是不能相等的,一個中醫診為血虛之人,去看西醫又未必會達到貧血的指標,那跟病者虛的程度亦有一定相關。

中醫與西醫的角度不同,但都是為人的健康努力,盼望將來能找到互相參考的方法,使中西醫各能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