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中醫必讀的三本書


今天7月17日,是書展的首天營業日,醫師也向大家介紹三本經典醫書,也是讀中醫必會讀到的三本書。

《黃帝內經》
此書是現存最早中醫理論著作,對後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深遠的影響。分為《素問》、《靈樞》兩部,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內容包括攝生、陰陽、臟象、經絡和論治之道。它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打好了結構框架,奠定了中醫學發展的基礎,也影響了其後的中醫經典。

《傷寒雜病論》
本書為東漢張仲景所著,是中國第一部理法方藥皆備、理論聯繫實際的中醫臨床著作。此書被認為是漢醫學之內科學經典,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但因為歷史因素,本書原貌不復可見,後世分成《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分別流通。
此書總結《湯液經法》、《黃帝內經》、《難經》之思維體系,實踐於內科辨證論治上,於外感傷寒創設「六經辨證」——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並列方治。並於雜病上,於霍亂病、百合病、陰陽毒、瘧病、虛勞、瘀血病、胸痹病、水飲病、咳嗽病、婦女雜病等皆有涉入,列方處置,堪稱漢醫學之內科學經典。

《溫病條辨》
本書由清代吳鞠通所著,在清代各溫病學家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完全獨立於傷寒的溫病學說體系,創立了三焦辨證綱領,是溫病創新理論之一,為清代溫病學說標志性專著。《溫病條辨》重申寒、溫分立,提出病因有三 (伏氣、時氣、戾氣),病類有九 (風溫、溫熱、溫疫、溫毒、暑溫、秋燥、冬溫、溫瘧),層次清晰、明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