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痹證」、「頑痹」、「歷節風」的範疇,主要是由於素體正氣內虛,再感風、寒、濕、熱之邪侵襲,痹阻經絡,使氣血運行不暢,日久成瘀成痰,痰瘀痹阻關節而成痹,發病及病情的輕重與寒冷、潮濕、勞累以及天氣變化、季節有關。 中醫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使用中藥袪風除濕、清熱化瘀、通絡止痛,再輔以培補肝腎和壯筋骨之品,配合針灸治療,以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止痛的作用。
患者在飲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忌肥膩、辛辣燥熱之食物,如羊肉、辣椒、胡椒等,冷藏食物、魚生等都不適宜。少量的低度白酒或紅酒能助中藥活血通絡,但不宜過量。另外平日應避風寒及潮濕之地,防止淋雨,關節處要注意保暖。在緩解期宜適量運動,活動關節,增強體質。
以下也介紹一些食療給大家參考,食用前請先諮詢一下醫師意見。
<威靈仙粥>
材料︰威靈仙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作法︰將威靈仙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下白糖,每日1劑,連續3-5天。可祛風除濕,通絡止痛。適用於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關節曲伸不利,筋脈拘攣等,尤其適用於風邪偏勝所致的遊走性疼痛。
<獨活當歸酒>
材料︰獨活、杜仲、當歸、川芎、熟地黃、丹參各30克,白酒1000毫升。
作法︰先將上述6種藥物研細,分別用紗布包好,放入白酒中,加蓋密封,放火旁煨24小時,候冷即可,每次15毫升,每日1次。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適用於肝腎虧虛,風濕痹痛者。關節炎早期及熱痹者禁服。
類風濕關節炎易反覆發作,變化多端,一般要中藥治療數周後才開始生效,而且一般發作期症狀受到控制後,還需繼續服藥控制至少六個月以上,故患者需要較多堅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